第101章 調整策略

陳倉道,又名故道,乃漢中到關中的交通要道,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在三百年前,這裡還是一條蜿蜒的河流,透過舟楫在兩地來回一趟,也不過兩三日的時間,而不像今天,一趟來回就要二三個月。

當年韓信從此地出兵,為高祖攻伐天下,這條河流就承擔轉運糧秣、軍械等物資的重任,毫不誇張的說,這條河流是大漢崛起的生命之河。

然而,一場武都大地震,讓西漢水改道,致使故道河流枯竭,漢中與關中的聯絡變得艱難險阻,僅憑几條山道,難以承擔大規模的物資轉運。

至此,漢中與益州的王霸之基斷絕,再說誇張一點,西漢的一場大地震,將大漢的命脈一併埋葬。

……

建安二十年(215年),二月中

魏延先留下費觀,讓他與從五丁關返回的傅彤,一起在南鄭募集青壯,並抓緊時間訓練,只要形成戰鬥力,可立即支援陽平關前線。

而後魏延攜帶張魯手令,領馬謖、霍峻、楊柏、楊任四將,並三萬兵馬,一起前往陽平關,同張衛合兵一處,組成劉、張聯軍合計五萬餘兵馬,負責陳倉道、褒斜道的戰事。

還有法正、伊籍二人,也一起隨魏延來陽平關,因為陳倉道、褒斜道的防禦計劃,是他們在南鄭定下來的,並沒有實地來考察過,所以,要想順利構建防禦體系,張衛的意見尤為重要。

至於魏延的心腹愛將王芝,他還有其他的任務,並未隨魏延來到前線。

……

在抵達陽平關後,魏延先讓霍峻、楊柏二人,領大軍先去安營紮寨,同時多讓雙方將校走動,增進一下感情。

而後魏延領著馬謖、法正、伊籍三人找到張衛,並將防禦計劃詳細闡述,希望張衛能查漏補缺得。

“魏別駕,此策雖好,但實施難度太大,就算我們有水泥,也不可能在陳倉道上,修建如此之多防禦設施,曹軍也不會給我們時間,此策太過理想化了”

張衛思索片刻後,直接否定了這個看起來合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的防禦計劃。

“還請張將軍賜教”

“不適合大規模建造的原因有很多,那我就簡單的說兩個吧:

其一,秦嶺自入冬以後,時常會有暴風雪侵襲,導致道路被積雪遮蔽,很不巧,前幾日山中就下過大雪,雖然已被我等疏通,但道路泥濘不堪,物資轉運極為困難。

其二,陳倉道又稱故道,雖然河流已乾涸幾百年,但河床依舊存在,我們在陳倉道上廣立營寨,曹軍可一邊正面擊之,一邊從河床繞行,斷絕我守軍後路,前後夾擊之下,就算營寨再堅固,也必不能久守。

到那時候,我們修築營寨的速度,恐怕趕不上曹軍攻取速度,而陳倉道一失,褒斜道必失,屆時陽平關危矣”

張衛一句一句說著,讓四人的心漸漸沉到了谷底,同時心裡也升起一股慶幸之情,還好他們來找張衛協商,不然恐會釀成大錯。

“叔父,你有何良策?”

見張衛一臉的鎮定,魏延心中一動,似乎他腹有良策啊,隨即開口問道。

“廣立防禦設施不可取,但我們可以藉助險要的地勢,起幾座堅固的要塞,用來遲滯曹軍的步伐。

在散關後二十餘里處,有一名叫躍虎澗的山谷,此地道路及其狹窄,若當道立寨,曹軍除了能抗著梯攻城外,其餘器械都無法使用。

而在其兩側,一邊是高五六丈的斷崖,一邊是深山老林,屆時只需派遣一營兵馬防守,曹軍定不可過。

在躍虎澗之後三十里,有一名叫鷹擊崖的地方,雖然此地道路開闊,曹軍可利用器械攻之,但此地一側為深澗,一側為高峰,地勢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