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軍事會議結束後,劉備軍開始進入戰爭狀態,大軍走出各自營寨,向制定地點集結,調集的十萬民夫,也在金牛道上往來不絕。

在長江水道上,從荊州轉運糧秣的船隊,一眼望不到頭,最後在江州一分為二,分別支援南中、漢中二地的戰事,魏延、諸葛亮二人多年經營的後勤補給體系,終於初見成效。

……

一月初

負責進攻下辯的龐統軍率先做好準備,龐統為帥,張飛為副,張南、馮習為大將共領兵兩萬餘,在西漢水之畔上船,溯河而上襲取下辯。

在離開的時候,魏延也放下手中的事物,來到渡口送別龐統,並語重心長的說道:

“士元兄,從西漢水攻下辯,看似手到擒來,實則兇險萬分,曹操手裡有一支驍騎軍,乃虎豹騎與曹仁騎兵軍團組成,其精銳程度在當陽長坂坡時,就能窺之一二。

而曹操屯兵地陳倉,距下辯也不過幾百里,騎兵旦夕可至,如果下辯偷襲不成切莫多做留連,一定要從西漢水撤退,不然恐有大難。

就算奪下了下辯,士元也要拉著翼德,不要著急進軍上邽,只需固守下辯即可,以曹操之能,在我們攻取下辯後,他一定會洞悉我們的意圖,定會遣騎兵於半路伏擊”

魏延反覆叮囑道,曹操有驍騎軍,龐統應該也知道,但他怕張飛魯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結局。

“文長放心,在下省得,無十足的把握,我等不會擅自出擊”

這點魏延不說,龐統也會注意的,曹軍騎兵是所有人的噩夢,他豈會不知。

“但士元也不用過多擔心,我料想曹軍騎兵,最遲會在仲夏時節退去,屆時士元可領兵攻取上邽,截斷曹軍糧道”

這可不是魏延亂說的,從目前的部署上看,孫權一定會在漢中之戰開打後不久,發動第二次合肥之戰,打曹操個措手不及。

但從皖城出兵,必須經過張遼在硤石建立的南硤戍,自皖城陷落後,張遼就在此地設立烽火臺,一旦烽火燃起,樂進、李典、張遼三人定會派人探查,一旦知曉江東十萬大軍壓境,肯定會惶恐不安向曹操求援。

曹操在得知孫權出兵後,為了保衛壽春、保衛豫州屏障,他一定會遣騎兵星夜前來救援,恐怕整個大漢除了魏延,沒人會想到孫權十萬大軍,會被張遼領八百人擊敗。

當張遼威震逍遙津的訊息傳遍天下時,就算驍騎軍立即迴轉,這一來一回,它不也得要時間麼,而這個空擋就是龐統的戰機,能不能抓住就看天意了。

龐統有點驚疑不定,是他聽錯了,還是魏延說錯了,他怎麼這麼篤定曹軍騎兵會撤走呢。

“文長,要不你也給我寫個錦囊妙計吧”

被魏延這樣一搞,反倒把龐統弄不自信了。

“妙啊,我怎麼沒想到!”

魏延一拍腦袋,隨即叫人拿來紙墨,奮筆疾書寫下一段話,而後塞進龐統懷裡,並囑咐到道:

“士元兄,如果發現曹軍騎兵不見,而又不能決斷時,可開啟此錦囊”

叫你寫,你還真寫啊!!

龐統心裡吐槽,但面對魏延的盛情,他的確難以拒絕,只能將其收入懷中,然後同眾人告別踏上戰船,領軍向下辯而去。

……

一月中

龐統領軍兩萬進入涼州武都境內,開始晝伏夜出,慢慢向下辯潛行。

一月末

趙雲在陰平誓師,領兵兩萬沿白水出發,然後再轉道漾水,直取武都郡前治所——武都。

二月初

吳懿、鄧賢二人領兵兩萬,默默從秭歸出發,畢竟房陵、上庸等地仍然屬於漢中,而他們預計要行軍一個月左右,屆時曹操已經攻打漢中,那時才師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