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左手轉右手的江南造船廠(四更)
反正這樣的操作在大宋向來常見得很,更何況這也是花了財帛買下來的。
只不過,這間造船廠的規模不算太大,只有幾個幹船塢,所建造的多是一千料的船隻。
只有兩個幹船塢可以製造兩千料的船,這讓高璋心中甚是不爽。
畢竟這已經成為了自己的東西,可是自己的工廠製造出來的船隻,卻還只能屬於是中檔貨色。
於是乎高璋就把目光落在了那明州的官辦造船廠身上。
高璋也是仔細打聽了這才知曉,這明州官辦造船廠,絕對是這個時代造船技藝上的巔峰。
師尊趙佶的親爹神宗在朝之時,就是這明州的造船廠,製造出了被神宗皇帝賜號為“凌虛致遠安濟神舟”、“靈飛順濟神舟”的兩艘神舟。
又號稱萬斛神舟,意思是,這兩艘神舟,可以裝載萬斛貨物。
按照大宋一斛三十公斤,兩斛為一料的換算方式,也就是說,這兩艘神舟是五千料級別大船,排水量至少也得三百噸。
聽到的時候,高璋覺得可能是吹牛逼,直到他在江南地區呆過了一段時間。
見到了那大宋沿海的那些海船之後,這才明白,這並非是在胡吹亂扯。
五千料的船,當真少見,但是終究還是有,至於一千料到三千料這個排水量的船,絕對屬於是海上最常見也最常用的船隻。
所以,為了提高江南造船廠的數量與質量,讓大宋的造船廠進入到良性競爭的氛圍。
作為大宋兩浙路宣撫制置使,高璋特別從那明州的官辦造船廠拉走了近五分之一的工匠。
雖然僅僅只是五分之一,可數量就達到了三千之數。
而且這三千工匠裡邊,就差不多一千人,都有著製造五千料鉅艦的經驗。
把他們搞到這裡來,高璋的目的,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不論是搞海上貿易,還是想要搞大航海,還是想要發現新大陸,這一切,都需要船,性質優良的海船。
像那種五千料的海船,可都是已經經過了太平洋、印度洋的風浪的考驗。
已經確定它們是可以用來遠洋航行進行海上貿易的船隻。
現如今,這江南造船廠開挖的五個新船塢,三個是三千料的,兩個是五千料的。
至於那些已經來到了江南造船廠的工匠們,第一時間就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另外,所有的工匠,薪水足足比他們在那明州的官辦船廠提高了一倍。
並且還給這些工匠們提出了要求,設計一種適合長期遠航至少兩到三個月,無需補給的遠洋大船。
具體他們什麼時候能夠搞出來,那就是這些工匠的事了。
高璋只負責揮舞著錢袋子,對他們以資鼓勵。
#####
隨著《江南商報》上關於那杭州萬國商品博覽會的宣傳,再加上那商報上精彩的連載故事。
使是《江南商報》在兩浙路一帶的發行量足足達到了十萬份。
而光是蘇州一地,每一期的銷售量都能夠到兩萬份上下。
這讓高璋相當的滿意,之前在東京汴梁的時候,他也曾經考慮過搞報紙。
可是當時正忙著跟遼國的外貿,自然也就忙著印刷書籍,沒有了機會去折騰。
反倒是來到了這蘇州之後,知曉了蘇州可以算得上是大宋的東南地區大都會。
極其發達的造紙業,紡織業以及造船業,可以說是大宋手工業最為繁榮的重點地區。
而造紙業的繁榮和發達,導致了紙張的價格直線下跌。
這也是為什麼大宋會小報盛行的原因,再加上江南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