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帝已經明確表示過不要陸家性命。
但是這名聲是否會保全還得看後續的發展。
若是有好的由頭和證據,陸家脫身的同時也能保全名聲,反之,就算能脫身沒了名聲,陸家的未來也不會好過。
“待會吃完飯,秋霜你幫我給文府送一封信過去。”
“既然高彥明不動手,那就咱們把事給揭開。”
用過午膳,陸杳杳一頭就扎進書房,先是給文嵩韜寫了一封信,在信裡仔細的說明了一下,她的打算。
秋霜拿著信退下,她則是繼續同農莊的改造計劃圖紙做鬥爭。
......
秋霜的信送到。
傍晚文嵩韜父子下衙,這書信便在第一時間交到了他們手上。
“我那老友有這麼個能幹的外孫女,真當是走了大運啊。”
看完書信後,文嵩韜撫須大笑。
“父親,這書信裡寫了什麼?讓您如此開懷?”
“記得我前面跟你說過陸家有能人的話吧?”
文軒點頭,隨即驚詫的看向文嵩韜手裡的書信。
“您說的這能人,難道是...”
“你看看吧。”
文嵩韜將書信遞過去。
帶到文軒看完,也是撫掌大讚。
“這一手玩得漂亮,不光能創擊高彥明,還能借此由頭把陸家摘乾淨。”
“只不過有一點,兒子覺得不妥。”
見文軒皺眉,文嵩韜笑著道;“你是擔心光靠我一家之力,怕是無法讓這事圓滿吧?”
朝堂三派中,雖說他們文家為首的一派,有陛下做後盾,算得上是背景最硬的。
但是論骨幹和中堅力量,確是遠遠不及另外的兩派。
鎮國公一派就不必說了,有大皇子,皇后,還有天下七成兵馬,朝中的武將更是有八成以上的都依附在鎮國公旗下,這勢力就是天子也對他們頗為忌憚。
其次的高彥明,背景是士族,之前說過很多了,士族掌控著東洲的經濟命脈,也是不容小覷。
而高彥明本人更是實打實的文官之首,朝中九成以上的文官,或是出生士族,或是同士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此比較之下,他們這一派除開有陛下這個天大的靠山之外,在朝堂上的勢力實在是有些太過寒酸。
“父親慧眼如炬,這正是兒子的擔心之處。”
“哈哈,這個你就不比擔心了,鄉君可是已經有了注意。”
“嗯?”
文軒一臉不解,剛才信裡可沒有說啊。
“你難道忘了,她也知道高彥明在江東所做之事,她能寫這封信,那便是知曉,高彥明這次心大,不光要對付老二,更要拉皇后的人下水。”
“咱們一家或許勢單力薄了一點,若是在加上皇后和鎮國公呢?”
被老父親這一點撥,文軒如同醍醐灌頂。
現如今在朝堂之上,皇后和鎮國公一派和高彥明一派的關係本就有些微妙。
若是這時候聯絡上鎮國公,把他們知曉的事一說,高彥明既然宣戰了,鎮國公一派必然不會放任不管。
而他們就是終於皇權的派系,同鎮國公一脈並未有任何衝突,必然也會很樂意聯手合作這一次。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滿朝文武都知道,弘文帝重視紅薯和土豆推廣之事。
這幾天朝堂上也是多有一輪,而他們文家作為這件事的主要負責人。
由他們去找鎮國公,對方必然會更加樂意賣這個面子。
屆時不光能借此機會打擊高彥明,還能為大皇子撈取一份紅薯土豆推廣的功勞。
“這丫頭當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