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也並非全為白銀,古董字畫,珠寶玉器,但凡值錢物事皆可。”

皇帝垂於身側的雙手已經攥成了拳頭,他抬頭看一眼門下:“傳內務府!”

太監稱是。

皇帝收回目光,圍著太子走了半圈:“過往多年為何不曾聽你說起?”

“這些年朝內與邊關風波不斷,父皇操心朝堂,兒臣替父皇分憂也來不及,豈敢再以些許小事勞煩父親?”

皇帝陰翌地望著前方:“此等之事非內務府膽敢辦成,傳司禮監的人來,另將戶部主事之人也一道傳過來!”

門下太監便連去了兩撥。

這幾年皇帝喜歡留高洪在側伺候,於是原本被視為御前第一位的李泉讓後一步,與高洪輪流當值。

昨日留在乾清宮的正是高洪,於是今日一大早李泉就留在了殿內,乾清宮這邊來人傳旨,他立刻整整衣襟跨出了門。

“李公公這是去哪兒?”

剛剛拐了個彎,高洪便就帶著兩個小太監迎面走來。

“皇上有旨,我先去覲見。怎麼,你有話說?”

高洪皮笑肉不笑說道:“今日皇上在殿內煉丹,哪曾有什麼閒暇傳你覲見?

李泉不曾理會他,直接越過他走了。

高洪回頭看了他一眼,也掉頭走進了屋中。

李泉到了殿外,只見內務府的人已經來了,另有幾個戶部的官員正提著袍子小跑著往這邊趕。

李泉略等了一下,與他們一道入內:“參見皇上。”

“太子言稱東宮的年例年年都不能如實到位,並且還需太子親自出錢打點,欽定的年例才能到達東宮。你們說說,是太子說謊,還是確有其事?”

此時的殿中爐鼎還在燒著,但林池與盛太醫一等人已經摒退,只有太子率領東宮的內監留了下來。

戶部與內務府顯然被殺了個措手不及,當下臉色一變面面相覷。

太子道:“兒臣須當稟明父皇,昔年兒臣還在封地王府居住之時,每年的年例就不能如實到位。兒臣猜想此事恐怕並非戶部有意針對兒臣,而是天下各地宗室皆為如此,已然成了不成文的規矩。”

“好一個‘規矩’!”皇帝拍響身邊桌子,“朕倒要問問你們,這是誰給朕的族人定的規矩!”

戶部官員於內務府的人皆撲通跪下來。

只有李泉不慌不忙拱手:“回皇上,東宮與天下各地宗室後裔的年例皆由戶部掌管以及發放,內務府只負責衣食住行採辦。

“而戶部每年發放年例之前,都要經過內閣批覆,是否屬實,請內閣過來一道清查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