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可,禪宗二祖,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號神光,洛陽人。

少為儒生,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出家以後,精研三藏內典,四十歲時,拜師菩提達摩,加入禪宗。

慧可傳法給三祖僧璨後,隨即前往鄴都,變易形儀,隨宜說法。

或入諸酒肆,或過於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一音演暢,四眾皈依。

講經三十四年,慧可圓寂。

在此期間,有一僧人法號道恆,不滿慧可作為,派門下千餘弟子詰難。

慧可當頭棒喝,讓這上千弟子一同開悟皈依,惹得道恒大怒,賄賂官員企圖暗害慧可,又有一僧法號辯和,同樣嫉妒慧可,便一同用計暗害。

雖說以兩人之力,自是奈何不得慧可這等大德聖僧,不過慧可圓寂後,留下的舍利,卻被兩人替換了出來。

越是嫉妒,越是詭計陷害,便表示和人家的差距越大,辯和等人對此心知肚明,拿到舍利後潛入深山研究。

可惜他們魔念纏身,該當被金剛怒目降妖伏魔,一顆舍利渡不了他們。

研修多年,不得其法,心中憤怒,口吐鮮血,最終嘔血而死。

輾轉多年後,菩提舍利落入到燕狂徒手中,燕狂徒以此修行禪門武功。

貝海石簡單敘說昔年的恩怨,感嘆的說道:“世人皆知燕狂徒是個狂妄好鬥的瘋子,如瘋似狂,好戰成痴,卻不知他的內心,反倒符合禪法。”

李瑾瑜道:“燕狂徒的腦回路,和常人有些不同,那是因為他看待世界看待問題的方式,非是凡人肉眼。”

貝海石道:“侯爺英明。”

李瑾瑜道:“既然知道我英明,就不要繼續隱瞞,慧可固然是高僧,他留下的舍利,或許能入門易筋經,但想要修成黑級浮屠,還差了一些。”

貝海石道:“侯爺可能知道,燕狂徒當年想要兼修少林武當絕學,想要憑此把兩家大派的武功聚合為一體。”

李瑾瑜道:“我知道,你剛才用的那招拳掌合擊,便是他的創想。”

貝海石道:“燕狂徒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得諸多少林秘籍,其中甚至包括易筋經,並且進行一些修改。”

李瑾瑜道:“這也能改?”

貝海石道:“燕狂徒的武功固然高深莫測,但僅憑他一人之力,決然不可能改動,只不過他得到的,除了易筋經秘籍,還有昔年衛國公李靖上少林論道時,與多位高僧論法的語錄。”

李瑾瑜道:“換而言之,燕狂徒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修改了秘籍。”

江玉燕道:“這不對啊,據說各大門派中,以少林傳承體系最完善,也最擅長完善秘籍,怎的他們不改?”

貝海石道:“因為少林差了最後一個引子,那就是慧可的菩提舍利,而且當年那份筆錄,被燕狂徒盜走,沒有筆錄作為引導,只能一切擱置下來。”

李瑾瑜道:“繼續說。”

貝海石道:“燕狂徒結合前人的武道理念,再加上自身超卓天賦,終於解開易筋經入門的難題,把入門條件從不存練武之念變為無思無念。”

柳兒道:“這豈不是更難?”

貝海石道:“不難,這代表只要用迷魂類心法,把自己變得迷迷湖湖,甚至是用特殊的迷藥也可以。”

李瑾瑜道:“隨著真氣運轉,易筋真氣又能把迷魂心法、迷藥造成的影響盡數排除,真是一個好方法。”

貝海石道:“易筋經境界,分為一周天,二週天,紅級浮屠,黃級浮屠,藍級浮屠,白級浮屠,黑級浮屠。

修為到了黃級浮屠,這種方式便會失去效果,不過此時功力有成,只需輔助菩提舍利,便能繼續修行。

燕狂徒還有一種設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