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

李瑾瑜發出一聲怒吼。

身體如同大龍般扭動,周身上下凝聚狼煙般的氣血,體內好似覺醒了一隻兇獸,爆發出無邊無盡的戰意。

李瑾瑜的武功,透著禪機、夾著道法、顯著戰意、藏著乾坤。

以一種難以形容的手段,把天地宇宙、上下四方,乃至一草一木生剋制化的力量,與自身的力量結合為一。

雙手時而蓮華時而印,慢時極快快時極慢,忽剛忽柔,忽刀忽掌。

無論是驚鴻急掠的袖裡青龍,還是印契曲直伸合的九字真言,均能發揮出大通天、大梵天的無上偉力。

鐵中棠不得不承認,在同年齡的情況下,自己怕是會在二十招之內,被李瑾瑜以溫柔刀切成兩半。

更讓人震驚的,在爆發出如此戰力的情況下,李瑾瑜的戰意仍在提升。

李瑾瑜的戰意似乎沒有盡頭,以鐵中棠的眼力,也看不出李瑾瑜的潛能。

他只能一次次的提升功力,甚至在不知不覺間,湧出了磅礴戰意,找回自己青年時期的壯志和熱血。

愛財富的人,看到美玉珍寶,難免會目不轉睛,愛不釋手,心生貪念。

愛美女的人,看見傾城絕色,也免不得會色授魂銷,心旌搖盪。

愛美食的人,發現美味佳餚,自然也是會食指大動,垂涎欲滴。

一個武功淵深的人,無論他的性格是剛正還是卑鄙,無論他的運氣是天緣還是狗屎,都一定為此付出過努力。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全神貫注在一項事業上,才會有出色的成就。

在這個武道興盛的世界,指望靠著高人灌頂,或者吞服什麼靈藥,一舉獲得蓋世修為,是不可能事件。

即便是朱無視,固然是靠著吸功大法快速崛起,但如果沒有勤學苦練,絕不可能有今時今日之成就。

鐵中棠有今日之成就,夜帝夫人的灌頂固然重要,是他人生一大奇遇。

但更多的,還是靠他勤學苦練、閉關參悟,以及一次次生死戰鬥。

武功不是他平生摯愛,不是他心中最重要的,卻是他最大的興趣。

刀芒縱橫,掌影如山,步步殺機,招招驚心,龍吟虎嘯,氣血狼煙。

只是隨手揮灑,無意運聚,但這一舉手、一投足,均是武學的登峰造極。

正如一名書法家帶醉狂書,一位畫家揮筆成畫,一位舞蹈家一旋身、一仰首,都是他們畢生修為的流露。

據說昔年草聖張旭,酩酊大醉,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眾人只看到張旭的狂放飄逸,卻怎知他寫下“伏如虎臥,起如龍舞,頓如山峙,挫如泉流”的狂草之前,為此下了多少苦功,寫廢多少杆毛筆?

《蘭亭集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古往今來無可超越,卻有多少人知曉,王羲之揮毫潑墨前,洗硯而成墨池?

李瑾瑜所學看似不多,但每一樣都是武學大師畢生積累,每一樣都蘊含李瑾瑜無數辛勞、無數血汗!

在鐵中棠的壓力下,這些積累被一次次的壓縮,又一次次的反彈,功力的提升,已然盡數轉化為實力。

不刻意求快,也沒有半分緩慢,不刻意求剛,也沒有半分陰柔,如果非要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合適!

在最適合的時候,用出最合適的手段,需要快便迅捷,需要慢便緩慢,需要剛便剛勐,需要柔便輕柔。

什麼時候最合適呢?

這一切都交給李瑾瑜的眼睛。

李瑾瑜有一雙能夠看破天地人三才的眼睛,自然知道什麼時候最合適。

這一切都交給李瑾瑜的靈覺。

李瑾瑜身經百戰,戰意勃發,眼睛接收到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