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現在過聖誕,儀式感其實遠沒有中世紀那麼強。”雷克放下書,轉而握著伊麗絲柔滑的小手把玩。

“怎麼說?”

“以前,在聖誕節來臨之前的四個星期,西方教會還會專門守齋一個月(不食用熱血動物的肉和蛋奶等,魚蝦等海鮮不包括在內)。

按照教會的訓導,這一時期被稱為‘降臨期’,既是教會新禮儀年的開始,也被視為一段在流放中渴慕期待救贖降臨的時期。

到了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人們對於守齋的規定就不那麼嚴格了,不過還是有些痕跡留存下來。

比如義大利人經常在聖誕前夕的聚餐中只吃海鮮,而在聖誕當天的晚餐時才食用其他肉類。

13世紀初英王約翰的聖誕晚宴耗費了二十四大桶紅酒、二百頭豬、一千隻雞,用了五十磅蠟燭、兩磅藏紅花、一百磅杏仁。

並還專門傳送訂單要坎特伯雷的市政官再提供一萬條醃鰻魚。

而納爾遜家族500多年前的聖誕賬本中,四十一位客人一共吃了三頭牛、四頭豬、六十隻禽類、八隻鵜鶘和兩隻鵝,還不算麵包和乳酪。

除了啤酒沒有記錄外,客人們共享用了四十加侖的紅酒和三加侖白葡萄酒。”

伊麗絲震驚了:

“天啊,這也太奢侈了,40個人就吃了這麼多東西?”

“所以我說,我們實際上是退步了,咱們家連同僕人和保鏢一起算上,能吃一頭牛、一頭羊就不錯了。”

確實是退步了,按照書上的說法,在中世紀的英格蘭,人們對於在聖誕節吃火雞這件事沒有那麼執著。

早期的風俗更多地是吃野豬頭。

雷克覺得這就是個很好的習慣嘛,火雞有什麼好吃的,又硬又柴,還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哪有豬頭肉好吃。

他是不會承認自己想吃豬頭肉了,剛出鍋的最香。

再來幾瓣蒜和花生米,雷克能喝到所有人都躺桌子底下,自己依然堅挺。

可惜啊,這個美好的習俗竟然一點點被磨滅了,簡直暴殄天物。

所以說,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最後成為美食荒漠,也是他們自找的。

雖然英國人確實有聖誕節吃禽類的傳統,但至少在13世紀的時候,比較富裕的家庭會吃燒鵝。

如果得到國王允許的話,甚至還可以吃天鵝。

值得一提的是,理論上來說,全英的野鴿子和天鵝都屬於皇室財產。

貧苦之人就只好想辦法弄點鵪鶉之類的小鳥來烤著吃。

為了體現平等的原則,英格蘭教會甚至在13世紀末要求聖誕期間的燒鵝只能賣7便士,這相當於當時一個壯勞力一天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