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懷抱暖烘烘的,聞著熟悉的味道,徐子星情緒放鬆了些,但心中還是諸多情緒。

不是生氣,不是難過……是一種她也說不清楚的情緒,有點迷茫,有點無力,有點……遺憾。

霍昀抱著她,小聲說:“社群的事,你別擔心了,拿不到補貼,我自己貼上,資金我早就準備好了。至於口碑的事情,正式運營後,會逆轉的,要相信社群,相信我。”

徐子星閉了閉眼睛:“好。”

默了片刻,她問:“這次為什麼那麼多影片號攻擊你?只是因為社群有免費名額,所以那些私立機構買水軍衝凌雲科技的事嗎?但我想了想,私立機構怎麼會知道凌雲科技的事?”

“影片號是恆江證券的保薦人金俊搞的鬼,因為我之前舉報長鮮漁業資料造假,導致金俊無法幫長鮮漁業上市。大肆傳播我和凌雲科技之事的易達app,和金俊關係交好。”

徐子星全都明白了,罵道:“又是不入流的手段!利用一個將來要安置孤獨症人士的社群挑起戰爭!這個叫金俊的會有報應!沒人性的狗東西!”

霍昀抱緊了她:“好了不氣了,我來處理。”

徐子星心中一口氣上不去下不來的,憋在胸口難受,乾脆拉高被子矇住腦袋。

霍昀從後面抱著她蹭了蹭,她有點反感,躲了幾次,霍昀就知道了,沒再鬧她,只抱著她睡。

翌日一早,天剛亮,霍昀又回深圳了。

徐子星在床上躺了會兒,打起精神起床,吃過早餐,就去小海星帶平安,一起出發去了婦幼醫院。

她來聯絡孤獨症早篩的醫生資源。

原先談好的,婦幼醫院願意在每週三下午,派出一名兒保醫生到社群坐診,但徐子星認為一個下午的時間不夠,所以今天又過來溝通。

她特地帶了平安,就是要讓兒保科的主任看到幾個月就開始干預的平安,如今進步有多大。

“這孩子發育遲緩,”兒保主任把小玩具放回桌上,“能應名,能追視,不是自閉症。”

徐子星拿出手機,放出她一開始發現平安是自閉症時的影片。

主任看了會兒影片,難以置信地看向平安,只覺不可思議。

徐子星說:“我們認為這就是將三歲確診提前到一歲之前的意義。”

她告訴主任平安五個月大時,就開始出現的一些症狀,比如對養育者沒有依戀情緒,不應名不追視等等。

主任神色凝重地聽完,說:“但現在的標準還是卡在三歲,就算我們真的能看出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有孤獨症的傾向,我們也不好下診斷,會惹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卡三歲,幾乎能百分之百確診。

往前到一歲,甚至是幾個月,誤診率會很高。

一旦確診孤獨症,那意味著家長必須花費大量金錢去為孩子進行干預,有些孩子幾個月的時候看上去不對勁,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干預,有摘帽的可能。

這時候,家長往往會覺得是醫院誤診,危言聳聽,明明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正常了,跟正常孩子沒什麼兩樣,以此來推測當初醫生的確診是錯誤的,甚至有的會認為醫院跟機構相勾結,透過誤診,讓父母把孩子送去機構,這時候,就會出現醫療糾紛。

所以醫生往往不願冒這個險,指南卡幾歲,就在幾歲下診斷。

這些徐子星都明白,也明白要推進孤獨症的早篩工作,單單靠自己在這裡跟主任溝通,是不夠的。

但來這一趟也不算沒有收穫,兒保主任答應每週六再派一位兒保醫生去社群全天候坐診。

徐子星抱著平安回到小海星,立刻就給霍昀發語音,告訴他這個好訊息,發完才發現自己和霍昀如今關係並不算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