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出生西涼蠻夷之地,血液裡面便流淌著一種不羈的野性。
對中原文士的禮節,董卓嗤之以鼻,但是對於權利的渴望,卻是讓任何人望塵莫及!
董卓口中的大事究竟是什麼事?
洛陽一處宅子裡,董卓正與李儒商量著事情。
“文正,吾欲廢帝立陳留王,如何?”
廢立之事,跟隨董卓多年的李儒早已看出來了,不過正真從董卓口中說出來時,李儒還愣了一下。
李儒雖然也是西北人士,但畢竟讀過聖賢書,年輕時,也有著忠君愛國抱負,但時過境遷,在西北風土的薰陶下,李儒也完全變成了一個野心政治家了。
李儒想了想:“今朝廷無主,城中嶽父獨大!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與溫明圓中,召集百官,予以廢立;又不從者斬之!則威儀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大喜,遂遣人分發請帖,依計而行。
傍晚,管彥也收到了董卓的請帖,管彥詢問了下送信之人,信人相言:朝中百官,皆被相邀。
聽到這句,管彥心中頓時有了一種不詳的預感,莫非董卓真像記載那樣,妄以軍威,行廢立之事?
想到這裡,管彥忙著召集眾人與書房議事。
管彥將請帖傳閱眾人後,側身相問道:“諸公,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董卓此時宴請文武百官,恐有事端!諸位如何看之?”
臧霸率先說道:“主公是以為董卓欲擺‘鴻門宴’?”
管彥搖搖頭:“若是鴻門宴,董卓便不會畫蛇添足,宴請百官了!”
管彥把目光投向低頭思索的戲志才和沮授二人:“二公以為如何?”
沮授捻著鬍鬚開口到:“董卓此人,莽撞無謀,主公此去只需引孟起、令明二將,可保無恙.”
戲志才也點點頭:“董卓意欲未命,主公自保亦可矣!”
莽撞無謀?董卓看似如此,但恐怕身旁的李儒可不是省油的燈。
良久,管彥掃視了下廳中眾人,幽幽地說道:“恐怕董卓欲行廢立之事!”
大廳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直勾勾地看著管彥。
你說董卓想對管彥下手,他們信;你說董卓想獨霸朝政,他們信;你說董卓想威懾百官,他們也信。
但是你要是說董卓想行廢立之事,在場之人便無人敢信了。
想那前冀州刺史王芬,身負“八廚”之名,又邀四方名傑,方敢一試!這天下乃是世家天下,說白了,王芬造反,乃是世家對皇帝有所不滿。
而董卓是什麼人?區區一良家子而已!就是動一動廢立的念頭,恐怕就要召天下人唾罵!
戲志才緩了緩心神:“主公,董卓雖驕橫,恐不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吧?”
管彥苦笑一聲,董卓不敢?那天下便太平了。
可是管彥又不可明說自己來自後世,對這些事情瞭若指掌。
管彥唯有找個藉口道:“那日董卓與我在洛陽城外相遇後,曾謂左右:陳留王自初至終,並無失語,董卓甚為奇之!某以為,董卓已存廢立之心!諸位莫要輕視!”
“那我等當如何處之?”
管彥站起身:“明日宣高暗引三百精銳,伏與卓府左右。
若有異動,先誅董卓!”
次日,董卓大排筵會,遍請公卿。
百官皆懼怕董卓,誰敢不到?
管彥領著馬超、龐德二將,漫步走入董卓府內。
剛入府中,馬超忽然神色一變,湊上前來:“主公你看,那呂布賊子怎會在此?”
呂布!管彥慌了,呂布怎麼會在董卓府中?難道已經拜董卓為義父了?壞了壞了,若是呂布在此,恐事有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