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運氣也好,殺了二十幾個韃靼人,想來也有軍功了!”

聽了這話,賈珠也有些高興。

畢竟馮紫英好了,元春才能好。

他正想說什麼,就有下人過來回稟,說是劉千戶準備率眾返回榆林衛,叫馮紫英歸隊。

聞言,馮紫英笑道:“我得走了,咱們下次再喝酒.”

拍拍賈珠的肩膀,馮紫英跟著那人離去,伸手越過頭頂,朝身後搖了搖,算是告別的意思。

戰事過後,吳管事實在待不住了,再次提起南下之事。

賈珠聽他這般說,蹙眉敲了敲小几,沉吟道:“也好。

只如今戰事剛平,我送你們一程,這樣也能放心些.”

吳管事沒料到賈大人竟肯出城相送,欣喜之下極是感激:“多謝大人!”

於是商定了明日一早啟程,賈珠有事要忙,便打發吳管事下去。

寶釵這邊也得了信,晴雯曉得她明天要走,連忙打發下人幫忙收拾行李,準備了許多吃食帶上。

自來了秦北,一道住了些時日,又一同經歷了戰事,到底算是“同生共死”過,三人之間關係親近了許多。

如今聽說寶釵要走,晴雯和金釧都有些不捨:“自來了這地界,難得有人過來看我們。

如今姑娘又要走了,也不知今後可還有機會相見.”

寶釵也知此一別怕再不能相見,不由心中傷感,面上卻還是扯出一抹笑,說些安慰的話來。

晚間晴雯張羅了一桌酒菜,算是給寶釵餞行,席上眾人笑意漣漣,待夜深人靜時,寶釵卻難得失眠了。

她睡意全無,披衣起身剪了剪燭火,愣愣坐在床前,臉在黑暗中看不清楚,燭火明滅,難掩幾分寂寥。

“此番再見,日後無論如何也該放下了”,她默默道。

可話是這麼說,心中卻似喜似悲,遲遲不能平靜,直到天色漸明,竟是一夜未眠。

聽見屋裡的動靜,小丫鬟敲門進來,端水侍候寶釵梳洗。

等收拾齊整,用過早膳,吳管事也帶著商隊在府衙門口等著了,眾人這才起身。

晴雯和金釧只送到二門,賈珠自陪著表妹出府。

今日天氣晴好,倒是天高雲淡、陽光普照之象,賈珠也不肯乘車,騎馬帶著一隊護衛走在前面。

待出了城,走了十餘里,道路一側是連綿的山巒,另一側卻無遮擋,竟是處斷崖,下面乃鬱鬱蔥蔥的樹林,倒有些險峻。

好在此處山路經過修整,如今已能並行兩架馬車,眾人都不以為意,只小心些別往崖邊走便是了。

吳管事正跟夥計說話,忽然聽見有窸窸窣窣的聲音。

他沒當回事,卻很快聽見“啊”的一聲,一個車伕從馬車上跌下,肩頭正中一箭。

賈珠抬頭一看,嗖嗖嗖又有幾箭從山上射來,他連忙揮劍阻擋,喝道:“快走,先離開此地!”

話音剛落,又有幾匹馬中箭,發出吃痛的嘶鳴,頓時馬蹄亂踩,隊伍大亂,寶釵所在的馬車亦左右搖晃起來。

見情況不妙,賈珠翻身下馬,連忙往她車前擠去,卻聽幾聲吆喝,二十餘個衣衫破爛的韃靼人直從山上衝下來,一面放冷箭,一面揮刀就砍。

車隊雖有鏢師、侍衛,到底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直面韃靼人的經歷,故而都有些手忙腳亂。

待看見韃靼人悍不畏死,傷了不少弟兄,薛家護衛都有些畏懼,不敢進攻,以防守為主,倒讓韃靼人更加肆無忌憚地砍殺起來。

賈珠帶的侍衛不多,好在比之薛家護衛還算武藝尚可,此時都加入了戰鬥。

回頭正看見寶釵馬車的車輪卡在懸崖邊上,馬腿受傷跪倒在地,那馬兒似也察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