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就這麼靜靜依偎在一起,不多時外頭晨星稟告,說是已經到了李府了。

相攜下了車,賈珠這才和媳婦入內。

看李紈氣色紅潤、未語先笑,崔氏和二孃三娘就知她這日子,過得定是極為不錯的。

李守中叫了女婿去書房,問了一回賑災的差使,這才私下叮囑道:“近來承恩公府趁著拜年在朝中私下聯絡,想上本奏請陛下立皇長孫為太孫。

你可千萬警醒著些,不要摻和進去.”

賈珠聽了笑道:“多謝岳父,小婿知道了。

陛下春秋鼎盛,太子也才而立之年,他們這可急什麼?”

李守中沉聲道:“太子妃嫁進皇家十幾年,至今仍無一子半女。

皇長孫是太子良娣所出,這位娘娘前幾年也去世了。

太子身體不大康健,且唯此一子,承恩公府身為太子外家,估計是想借此機會,在皇長孫身上使點勁吧。

此事若成,則太子位置固若金湯。

若是不成,也正好試探一下帝心.”

賈珠憶起太子蒼白中帶著幾分抑鬱的面容,想起他這幾年低調的過分,竟不比四皇子在朝中顯眼,面色不由多了幾分凝重。

他也是當過太子的人,雖然沒人對自己產生威脅,但也知道從古至今若是太子坐不穩位置,很難有什麼好下場。

又想到出京之前,皇長孫為了欺負靖海侯世子的事專門過去道歉,就知道這位長孫不是什麼好性子。

道歉之事,怕是太子讓他這麼做的。

啟泰帝長子、三子夭折,眼下只有太子和四皇子、五皇子三個兒子。

五皇子一向跟四皇子親近,四皇子當差以來也顯示出了不遜於太子的出眾能力,這下可真是麻煩了。

賈珠換位思考一下,都覺得有些麻爪。

還好四皇子生母只是個宮女,且前幾年已經去世,如今四皇子算是勢單力薄。

不然倘若朱清也有和太子一樣強勢的外家,這才真是讓人頭大呢!一念至此,賈珠也知道岳父的好心,是不想自己捲進去站隊。

畢竟賈珠經手的幾件大事,裡面都有四皇子的身影,他和四皇子不知不覺就走得近些。

且他無意間還救過吳舟,也不知東宮對自己什麼看法。

可東宮無咎,陛下也沒有廢儲的意思,若是二龍相爭,眼下還是明哲保身比較好。

於是賈珠點點頭應了:“岳父放心,小婿聽您的,一定不摻和進去.”

看女婿這樣受教,又是陛下喜歡的年輕臣子,當官才半年就升了正六品,眼下還完成了賑災的大事,李守中對著女婿越看越喜歡,深覺自己眼光一流,才能結下這樁好親事。

自從賈珠升了官,不知多少同僚羨慕自己得了這麼個好女婿。

每每想到此事,李守中都恨不得浮一大白,才能稍解心中的得意。

崔氏在後院卻是問閨女家事,得知女婿院裡竟沒個通房,不由驚道:“他也是豪門公子,竟真的沒有?”

李紈看母親不信,連忙解釋:“的確如此。

原聽說晚月是他院裡的一等大丫鬟,還以為是預備著以後做姨娘的。

沒想到竟真的是丫鬟罷了,相公他的心思都不在後院.”

崔氏聽了,笑著拍拍女兒手臂:“女婿是個正經人,你的運道不錯。

不過日後他若有了想法,你也不要一味攔著。

瞅著那老實本分的,倒也可以收了房。

畢竟世風如此,像咱家這麼清清靜靜過日子的人家是極少的。

一味阻攔,反倒傷了夫妻情分.”

李紈不愛聽這話,但也知道母親是為了自己好,便也低聲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