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天氣,早晚的時候已經很冷,王夫人專門拿了西洋呢絨,讓人給做了大氅,晚上裹著好睡覺。

吃食上,因為賈珠不會做飯(賈珠:朕當然不會!),燒爐子雖然提前練習過,水平也很一般,所以帶的牛肉餅和油茶麻花。

爐子燒好了先吃牛肉餅,麻花炸了耐放,吃的時候泡在衝好的油茶裡就行。

排隊等了大概有一個時辰,考場門才緩緩開啟,鄉試官員和兵士們陸陸續續走了出來。

考生們進考場時要搜身,然後按次序進入自己的考棚。

這考棚也叫“號房”,是一個個獨立的小房間。

這鄉試共考三場,每場考試的三天內,都得在這裡面答卷、吃飯和睡覺,直到考試結束。

賈珠按著序號,走進自己的考棚。

怎麼說呢,這考棚堪稱簡陋,只有上下兩塊木板,上面的木板作桌子,下面的作凳子。

如果想睡覺,就把兩塊木板拼起來躺著唄。

他低頭朝四下裡看去,考棚的角落裡有一盆炭火,還有一根蠟燭。

還好這裡沒有老鼠蛇蟲,真是萬幸。

又抬起頭往頂上看,還好看不到星空,不然下雨了漏雨那就慘咯!看完了這個糟心的環境,他把木板拼好,先準備睡會兒,反正天還沒亮呢。

蓋上呢絨大氅,蜷縮在木板上,這時候不由慶幸,幸好年紀小個子也小,不然真個太遭罪了。

剛合上眼,就聽到鎖門聲。

好吧,這下可真跟坐牢一樣了!別說,這體驗著實新奇!迷迷糊糊地過了不知多久,聽到外面敲鑼的聲音,他便知道,這是提示考試開始了。

起來讓腦子清醒了一會兒,他把桌板歸位,活動了一下有些麻木的四肢,便坐下開始答題。

考卷開啟一看,題目還是以《四書》《五經》和策問為主。

認真思考一番,他便開始答題。

上午答完,這天中午就得自己做飯。

先燒了爐子,雖然帶了家裡的好炭,他還是搞了一考棚的煙,嗆得連連咳嗽。

廢了老勁兒才吃上熱乎的牛肉餅,賈珠被自己深深的感動了:“朕上能騎馬打仗考科舉,下能燒爐子熱餅子,真想給當初那些罵朕的御史們看看朕的本事!”

到了晚上,他爐子生的倒是順利多了,正好天氣冷了,便衝了油茶泡麻花吃。

可是他沒料到,是人就會上廁所!等考生們上了廁所,考棚連在一起又不隔味兒,整個考場都瀰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臭味,燻的人辣眼睛。

還好他晚飯吃得快,不然恐怕真得吐出來。

等第一場考完出來,他回去好好休整了一番,又進去考了兩場。

這兩場考了詔、判、表、誥的寫作,還問了幾條時政策論,比如怎麼治理水災,讓結合經學寫個人見解。

賈珠當初也處理過朝政,又想到河道總督就治理水災還專門上摺子提過對策,於是他也就挑揀了那些自己同意的,主要寫了幾個階段的舉措。

包括加固堤壩,定期清淤,水災過後瘟疫治理和災民救濟等等。

不過他也有些自己的想法,這光是救濟也不能完全起作用,得讓老百姓有自救的能力才行。

不然若是官府的賑濟糧到的晚一些,怕是有些人家已經餓得妻離子散了。

一念至此,他又提筆寫下了百姓暫時搬遷、遷入地官府以工代賑的對策。

最後一場考完,賈珠出了考場,感覺自己走路都有點飄了。

恍恍惚惚的,卻聽到一陣喧譁。

回頭一看,正看到書院的李秀才已經軟倒在臺階下,他那小廝著急之下竟是茫然無措。

賈珠見狀也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