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牽風園乃是大陳外皇城中極為著名的一處建築,因園中有一面秀麗的蓮池而得名。

不過它最出名之處不在風景,而在於著名的“青蓮宴”。

從先帝時期開始,每年夏天,宮裡的夫人們都會在牽風園裡舉辦一場為期兩日的宴會,名曰“青蓮宴”,宴上將廣邀士族女郎參加,透過才藝比試選拔優勝者,稱得上是閨秀們一年一度“清議”了。

且這青蓮宴還分了大宴與小宴兩種,單年為大宴,雙年為小宴。

這小宴的宴請條件相對寬泛些,只要是年滿十二歲計程車族女郎、無不良名聲者皆可參加。

宴上將會舉辦一系列的詩會、棋會、琴會、畫會諸如此類,由大陳最著名的幾位書、畫、棋等女大家對女郎們的作品加以評判,並分出名次。

凡獲得前五名者,不僅能夠得到一份豐厚的獎勵,更可拿到一枚代表榮譽的玉珮,玉珮的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白、黃、碧、墨、青。

有了這枚象徵榮譽的玉佩,這些優勝者便能直接參加次年的青蓮大宴,並在比試中決出最終的名次。

而沒有拿到玉珮的女郎們,就只有等著牽風園發來邀宴花箋,才可進入。

可千萬不要以為這花箋易得。

恰恰相反,與花箋相比,玉珮反倒還容易得些。

因為這種邀宴花箋,每年只對外送出二十張。

並且,這二十張花箋還不是單分給大都的,外地那些才名遠播計程車女,就算沒參加過小宴的,也會收到一張花箋,這部分女郎的數量約佔三成左右。

如此一來,大都士族能分到的花箋,就只剩下了十餘張。

區區十來張花箋,根本滿足不了大都士族的需求,因此,每到大宴之年,為了這一紙花箋,大都士族們真是各顯神通,實可謂一箋難求。

即便才藝不算出眾、比賽成績不佳,能夠拿到一張花箋躬逢盛會,親眼見識大陳最頂尖的才女、美女們的風采,於小娘子而言亦是一場難得的歷練。

而如果有人能夠連拔頭籌,手中拿到三枚以上的白玉珮,那就表明她的才華已然得到了大陳最著名的才女們的認可,立時身價百倍,更有跨入高門的可能。

據傳,當年桓公桓道非之妻裴氏,便是因為在青蓮大宴時大放異彩,連拿三枚白玉,更兼美貌出眾,就此為桓氏看中,一腳踏進了大陳最頂級冠族的大門,而裴氏這個小姓,亦在那幾年很是風光了一回。

除了持有花箋與玉珮的女郎之外,還有一種人也能夠直接進入青蓮大宴,那便是有資格住在牽風園裡的大侍中。

由此可見,這兩個大侍中的名額,是多麼地珍貴。

明年是中元十五年,正是大宴之年。

麗淑儀相信,晉陵公主身邊將添兩個大侍中的訊息只要一透出去,各族必定會爭得頭破血流。

畢竟名額只有兩個,誰不想讓自家女郎佔得先機?麗淑儀低首思忖著,煙眉微攏、心緒沉凝,耳邊似又聽見了母親江夫人的哽咽:……我的兒,便是因著你的事,你父親至今都還怨著我,時常怪我壞了江氏的名聲…………我聽聞公主殿下要兩個伴讀,還是佔著大侍中的品級,我兒若有法子,可能帶挈帶挈族中姊妹?她們終究受你所累,萬一有點什麼,我怕你父親更要遷怒於你…………明年正是青蓮大宴,你也知曉的,你十一妹妹今年生病,沒能參加得成小宴。

雖然那是有小人暗算,終究也是我疏忽所致,我想讓她今年直接參加大宴,只要成為了大侍中,這機會便到手了,我兒便幫幫母親吧……這帶著淚音的語聲讓麗淑儀的眼神黯了黯。

然而很快地,她便調整好了表情,抬起頭來,溫婉地向秦素笑了笑,道:“既然公主殿下問起了,那我就與殿下說說我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