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看看。

這免不了就要去找羅教授。

高校招生通常並不限制人員進出,至少宋染還在錦都的時候是這樣的。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隨著大學生異能競賽爆火,每年的新生的提前選拔也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線,為了安全著想,人員進出也變得十分嚴格。

大學生異能競賽,屬於是華夏各大院校的技能比賽,原先有點類似於運動會擂臺賽的性質。

十幾年前為了促進就業對接跟特研院搞了個合作,特地把這種競賽方式給換了,還聯合華夏教育頻道搞起了電視直播。

時間也湊巧,正好卡著過年前15天開始,決賽在大年夜上午。

那個時候學生都放假了,外出打工的也陸續回家過年了,圍在電視機前的人很多。

平日裡不允許異能者在公共場合使用異能,普通人沒怎麼見過異能者使用異能。在他們印象裡,異能水平甚至還停留在火系異能者只能操控小火球的年代。

結果開啟電視一看,好傢伙,“鬥氣化馬”“萬箭齊發”,把普通人都看懵逼了。那場面就跟受慣了現代遊戲花裡胡哨荼毒的人回到十幾年前卡卡亂殺。

雖然在今天看來當年的那些招式快要爛大街了,但是當年有幾個人見過這種場景?

根本沒有。

現在卻只要開啟電視就能讓你看到。

原來那才是異能者真正的世界!

觀眾看完之後跟不要錢的自來水似的,逢人就問:“你昨天看大學生異能競賽了嗎?

沒看?

沒看那還不趕緊現在就給我去看!”

據說那一年之後異能大學生就開始變得格外卷。因為不好好學習,寒假回家會被眾多鄉里鄉親拉出來表演才藝的。

表演得好就是“大學生果然不一樣,就是牛逼”。

表演得不好就是:“你看看人家電視裡的大學生,再看看你?你大學的什麼東西,全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再演變到後來,異能者甚至多了一個就業方向:影視特效師。

那個年代特效實在拉胯,但是異能者造出來的什麼火鳳凰那可是栩栩如生。哪怕就是現在特效工業發達了,能用異能的還是得用異能,實拍出來的效果完全碾壓特效。

而那些首次出現在電視上的那些招式,都是各大院校為了上電視,為了明年能招到更好的生源提前設計的。重點突出的就是一個氣勢宏大、花裡胡哨。

但實際上殺傷力不咋地,對能力要求也沒有那麼高。第二年這些招式就在比賽中爛大街了。

然而第二年的賽制再次進行了升級,初期中期都開始限制使用異能招式了,一開始不許放大。那種一招鮮打遍全場的歷史也就不復存在。

第二屆直播比賽奠定了現在大學生異能競賽的雛形基調。初期比基礎,中期就比臨場發揮,而後期就是取消限制單純看異能者自己的能力上限。

你想表演那些花架子,那也得等到你前期基礎超越大多數人再說,賽制不允許你過度偏科。

而首屆節目播出之前,誰都不會想到,過年期間眾多電視臺中收視率最高的都不是幾大衛視,而是過去平平無奇的教育頻道。

甚至大年初一之後,收視率最高的都不是春晚重播,而是節目精彩回放。

即使是現在提起,很多人也都能想到那年的經典口頭禪:“哦,你昨天買的是灣異還是錦異贏?”

當年節目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比賽的最終戰在年前,但是真正的競賽確要從三月各校的異能提前招生開始。

這次的提前招生將會直接決定下半年入學時會不會出現新生黑馬。

有點商業嗅覺的企業家們也都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