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平做出指示,那盧副部長自然就是負責執行。

“是,部長,我這就去召集大家開會,把廢品站改革方案儘快做出來,然後拿給您審閱。”

趙家平點點頭,讓盧副部長去辦,他也並沒有把這件事兒放在心上。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拾荒者現在已經形成規模。

這個時候,建築工地的管理也不規範,廢鋼筋、廢鐵、空水泥袋,到處隨便扔。

北京的外地人少,當地人又好體面,沒人撿。

再者說,工地上廢棄的東西,理論上是屬於“公家”的東西,也不適合撿。

但是這些拾荒者不管,他們隨時都去,到了就全當白拿給“撿”走。

也因為法制不健全,社會又處於高速發展期,對鋼鐵的需求量很大,拾荒者慢慢不再滿足於廢紙、廢塑膠,開始盯上了更大件、利潤更厚的“廢舊鋼鐵”。

撿不著就偷,偷不著就搶,井蓋兒、護欄、變壓器、電纜,都成了“回收物件”。

嚐到甜頭的拾荒者,隊伍不斷壯大。

帶頭的,是一名叫毛曉風的年輕外地人。

他一方面在不斷招納老鄉,快速擴張市場,期望形成壟斷地位;另一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行規”,比如新人要按時交份子,一旦違規,將以“叛徒”身份遭到驅逐,被所有拾荒者排斥。

在京城,拾荒者大軍,毛曉風成了呼風喚雨一樣的人物。

這傢伙也因為賺到太多的錢膨脹起來。

想辦法搞了一張會賓樓的黃金卡,經常進出,好不快活。

這些人跟趙家平並沒有產生什麼交集,所以趙家平暫時也不知道這些人的存在。

他每天忙著修復東西。

國內的佔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國外進口來的東西。

不過,因為他修復的太快,所以進口的東西,也跟不上他修復的速度。

這讓趙家平有些著急。

他現在,不想在上班的時候,浪費任何時間。

畢竟賺取使用值,實在太重要了。

使用值能修復的時候升級技術不說,更能抽獎抽到健體符。

但是國家派出的人員畢竟有限。

想要賺取更多的使用值,就要做出改變。

所以趙家平思考再三,就跟念總打了電話,請示物資回收部能放開跟私營的進出口公司合作。

進口國外一些二手機器或者裝置,然後再出口出去。

反正維修的過程中,技術也就被掌握了。

這樣做,可以讓利益擴大化。

收益還是國家的,趙家平所尋求的,是賺取足夠的使用值。

念總完全觀察來總的方針,在對待趙家平的時候,完全做到了充分的尊重。

他接到趙家平的電話後,沒有詢問任何一句,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而且,物資回收部跟什麼進出口公司合作,都是由趙家平全權決定。

於是掛了電話,趙家平就以物資回收部的名義,直接面向社會,釋出了一個招收合作的公告。

這可是和國字頭做生意,背靠大樹好乘涼。

一時間,不少進出口公司,全都跑到京城,尋求跟物資回收部確定合作的機會。

而會賓樓的老闆,是物資回收部部長的小姨子,這點大家都知道。

所以眾多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進京後,都是先到會賓樓,想透過梅梅聯絡到趙家平。

趙家平知道以後,就讓梅梅轉告這些人,約了一個時間,他要跟這些人見面後詳談。

於是會賓樓熱鬧了起來,預約排隊吃飯的人,都排到半個月以後了。

當然,趙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