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檢測到此刻本已達到古董級,目前財富值三十六元,財富值偏低,破損程度已達到修復要求,請問是否修復?修復如初將扣除八萬財富值。”
“此古董修復完成,價值兩千九百九十八萬財富值,修復所用財富值,將在古董售出創造財富值後扣除。
”
趙家平也沒想到,自己今天的運氣居然這麼好,
先是明宣德的漆器,後是北宋的刻本。
《禮部韻略》相當於北宋的工具書,因為使用較為頻繁,所以存世量極少,所以價格和價值都極高。
這種天大的漏兒,都讓自己給碰到了。
這個院子裡的人,可真是寶藏一樣。
“怎麼樣小夥子,這書你還能要嗎?”三爺問了一句。
書是真破真爛他知道,就看這收破爛的要不要了。
其實,無論是三爺還是那小票販大嫂,現在都陷入了一種認知誤區。
覺得破的爛的都是破爛,沒人要的東西,
他們根本不會想到,有些東西,就算有破損,但是其研究價值非常高,所以也是非常值錢的。
這也是趙家平帶給他們的錯覺,
先是鏽死的銅錢,都成那樣了,賣給別人,也就是個廢銅的價兒,可是這個收破爛的,還是給了個高價兒。
還有那個銅墨盒,畢竟是一整塊兒銅,上面還刻了大片的字兒,可是送去文物商店人家根本不收,而收破爛的,照樣給了兩塊錢的高價。
這也就在這幫人的心中,留下了這個收破爛的能出高價的印象。
所以,只要發現老東西,直接就惦記著拿給趙家平看,根本不出去問價兒。
當然,這也是看又破又爛的情況下,覺得只有收破爛的能要。
真有品相好的,他們還會拿出去問價兒。
聽到三爺問這書自己能不能要,趙家平點了點頭:“能要,這書是老的。”
“我說過只要是老的,哪怕是破的爛的我也要。”
開玩笑,這書可是北宋的,財富值二千九百九十八萬,送上門的大漏,哪能不要?
三爺一聽收破爛的能要,也就放心了。
這書都成了這樣子,擦屁股都不能用,
如果這個收破爛的不收,那就只能曬乾了燒火用了。
現在收破爛的既然說能要,那還多少能賣些錢。
三爺還挺高興:“行,能要就行。”
“你看看你能給多少錢?”
賣東西都免不了問價兒,誰都想知道,自己的東西能賣多少錢。
不過三爺想著,這破書,收破爛的也能給一毛兩毛的。
畢竟都成一坨了,能有什麼用?
趙家平拿著那本北宋刻本,略一思索,然後說:“大爺,您老翻出這古書還能想到我,我也不能少了您的。”
“這樣,我給您兩塊錢,您看合適嗎?”
兩塊錢,買北宋刻本《禮部韻略》,也只有這年代,出來收破爛才能遇到。
普通人誰有機會接觸的到?
兩塊錢?
三大爺沒想到,趙家平會給出了兩塊錢的高價。
“合適,這價格有什麼不合適的?小夥子,你這是照顧大爺啊。”三爺喜出望外。
兩塊錢不少了,能頂普通工人兩天的工資了。
尤其還是破爛一樣的一本書,本來也沒想到能賣錢。
誰知道找到收破爛的,竟然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人就是這樣,以為是破爛的東西,突然賣了不少錢。
就特別驚喜,總感覺自己發了一筆橫財一樣。
趙家平笑著,直接掏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