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大嫂這麼說,趙家平點點頭:“行,那我就出價了。”

“這個盤子,雖然破了一個小口,但是整體還能用。”

“您這邊跑鄉下,來回車票也是一筆錢,畢竟您到鄉下去,是我同意的,我不能虧了您,這次給您三塊五毛錢,下次的下次再說,您看怎麼樣?”

趙家平說這個價兒,也是思忖之後的給出的。

雖然系統說現在價值二十五塊錢,但是他還真不敢給大嫂出這麼高的價格。

第一,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麼高的價兒有風險。

第二,盤子畢竟是破的,給的價格高了,那賣兩半兒瓷瓶的大嬸兒怎麼辦?心理不平衡,那又是一樁隱患。

畢竟這些人,沒有古董知識,不知道瓷器也分很多種,

價格也是相去甚遠。

在她們心裡,瓷器不都是瓷的嗎?

破也都是破的,憑什麼多賣那麼多錢?

第三,自己說了,是看在大嫂跑鄉下花費了車票才給的這價兒,後面如果有財富值很低的那種,趙家平照樣還可以少出。

第四,也不能給太低了,一塊兩塊,大嫂說不定也接受,可是減去車費,大嫂如果沒錢賺的話,她肯定就沒有了往鄉下跑的勁頭了。

現在趙家平還暫時去不了鄉下,多一個大嫂這樣的人去搜羅一下,不是更好嗎?

三塊五毛錢?大嫂的眼睛都亮了。

院子裡的大嬸兒,推著小推車忙半天,才推回來兩半兒瓷瓶,

費那麼大勁,個頭那麼大,也不過才賣了一塊錢,自己就回趟孃家,捎帶腳的功夫,卻直接賣了三塊五毛錢。

除去來回的路費,還賺了一塊五。

這還是找到了一個,那如果找到十個呢?

大嫂高興的點頭:“行,收破爛的你給價公道。”

“我過幾天再回去一趟,好好找找。我小時候,記得我家有兩個碗,應該也是老的。”

“可是這次回去,我問我爹,他忘記放哪兒了。”

臨走的時候,她已經跟自己的爹說好了,務必把那兩個碗給找出來。

趙家平笑著答應一聲,掏出錢來,數了三塊五毛錢給了大嫂。

大嫂錢拿在手裡,非常高興,同時對趙家平也很感激。

最近她賺的錢,全是因為趙家平,

首先,銅墨盒是趙家平收走的,雖然一開始給兩塊五,後來只給兩塊,

但是那也比文物商店給的高。

其次,她透過介紹趙家平給柺子買票,因為趙家平一次買了很多,所以柺子給了她好幾塊錢的好處。

還有,這次她去鄉下,就帶回來這麼一隻盤子,趙家平又給了她三塊五。

這可是她很久以來,第一次嘗試這麼賺錢。

要知道,一直以來,她雖然天天都會跑到鴿子市,幫人換點兒糧票賺點兒差價,

但畢竟是小打小鬧,有時候沒有收入,有收入的時候,頂破天能賺一兩毛錢。

為了補貼家用,就算賺的少她也幹了。

可現在,才多久,不減去路費的話,趙家平已經幫她賺了已經將近十塊錢了。

“小夥子,再過半個月吧,再過半個月我再回一趟鄉下。我多住兩天,看看能不能多找幾個。到時候你記得過來一趟。”大嫂主動跟趙家平約時間。

她都想好了,再回去的時候,就買些盤子和碗帶回去。

一個也才幾分錢,帶回去換老的。

她就算回來了,也可以跟自己的爹說一下,出去串門多看看,有就用新的換回家。

趙家平沒想到,這麼一會兒,大嫂心裡的生意經,都已經編輯成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