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嫂一直在想,趙家平也不著急。
等了一會兒,大嫂心裡有了決定,對趙家平說:“要不過一個月之後吧,到時候你要有什麼想買的票就過來,然後咱們再約定個具體的時間。”
一個月的時間,鄉下那邊,應該也能收不少了。
第一次帶回來一件,賣了三塊五毛錢,這是第二次,帶回來五件,趙家平只看上兩件,賣了四塊五毛錢。
這兩次回去的時間都不長,那一個月之後呢?
能帶回多少件?自己又能賺多少錢?
大嫂簡直都不敢想了,一想就有一種幸福的眩暈感。
一個月,趙家平點了點頭:“行,那就一個月。到時候我過來一趟。”
約定好了時間,大嫂突然又害怕了,對趙家平說:“小趙啊,這麼長的時間,你不會到時候不收了吧?”
她的擔心不無道理。
說到底,在鄉下倒騰回來的這些東西,除了趙家平,別人沒人會要這樣的破爛老貨。
一個月的時間,發動了全部的親戚,到最後趙家平不要那可就都白費了。
趙家平掏出錢,數出四塊五毛錢遞給大嫂,然後笑著安慰:“大嫂,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我都跟你約定好時間了,怎麼會不要?”
“我還是那句話,只要是老貨,無論是破的爛的,我都收。”
說到這個,趙家平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兒,於是提醒大嫂說:“大嫂,你去鄉下那邊弄破爛老貨,不一定非要是盤子或者是碗。”
“也不一定是瓷器,各種材質的各種破爛老物件都可以。”
“比如銅的,鐵的,玉的,還有木頭的,只要是老的,都行。”
這兩次大嫂帶回來的破爛老物件,除了碗就是盤子。
所以趙家平猜測,是不是大嫂進入了什麼理解誤區?
這個可要及時提醒她,免得會錯過很多好東西。
四塊五毛錢拿到手,又聽到趙家平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答覆,大嫂非常高興。
再說,趙家平提醒這些,是什麼樣的破爛老物件都要,她去鄉下就能找到的更多,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立刻笑著鄭重答應:“行,小趙,就按你說的辦。”
“不過這次是來不及了,只能下次我回去的時候,多呆兩天,跟家裡人說說。”
大嫂心頭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趙家平這邊收破爛老貨,給她開啟了一條賺錢的路。
一直以來,她天天早起天不亮就跑去鴿子市,還要躲著紅袖章,幫人換點兒糧票,賺一點兒微薄的差價。
就這樣,有時候早起去晃悠半天,連一分錢的收入也沒有,有收入的時候,最多也就能賺一兩毛錢。
還不夠辛苦的。
就這樣她也一直沒放棄。
畢竟能賺一點兒是一點兒,好歹能補貼一點兒家用。
可自從遇到趙家平,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這個收破爛的,直接給她開啟了一條財路。
銅墨盒那不用說,文物商店都不收的東西,趙家平給了兩塊錢。
然後趙家平從柺子那買票,因為第一次買的多,她作為介紹人,賺了好幾塊錢的好處。
上次去鄉下帶回來的盤子,趙家平給了她三塊五。
之後趙家平又找她要了一次票,雖然要的不是太多,也讓她賺了一塊多錢。
這次,趙家平收了她兩個鄉下帶來的盤子,又給了她四塊五。
這讓大嫂越發覺得,趙家平就是她人生中遇到的貴人。
趙家平聽大嫂說下次才能回家說,笑著說:“行,我就是提醒一下,不著急。”
錢也給了大嫂,那兩個盤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