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下,老太太說;“小夥子,我也不跟你多要,你給三塊吧,三塊錢就拿走。”

老太太是真的不懂這些東西,雖然覺得稀奇,尤其是那個小鼻菸壺,看上去挺好看的,但是她卻並不認為有多值錢。

更何況,上次沒捨得賣,家裡大孫子和小孫子,接連生病。

兒子和兒媳婦兒,都很不高興,覺得是她把死人的東西留在家裡的原因。

現在玉如意斷了,她也覺得不吉利,所以想著趕緊賣了得了。

死人的東西,加上玉如意斷兩截這麼不吉利。

在這樣的思想下,老太太自己就沒想著出高價兒。

趙家平一聽老太太給的價格,也是有些意外。

三塊錢,就那個鼻菸壺,送到文物商店,這個年代都不會低於一千塊錢。

更何況,還有一個斷掉的玉如意。

“行。”趙家平很爽快的答應,然後從身上,拿了三塊錢出來,給了老太太。

老太太拿到錢在手裡,卻並不高興,搖搖頭嘆了口氣回家去了。

趙家平隨手把兩截玉如意和鼻菸壺裝在他的帆布包裡,然後騎著腳踏車,回了胡家。

老胡一家子,都在陪著老趙頭說話。

一家子其樂融融的樣子。

看到趙家平進屋,老趙頭眼睛一亮,說:“聽你老丈人說,你是去收老貨去了?”

“收到什麼了?我看看。”

老頭一輩子愛古董,要不然也不會努力撐起了一個奇寶齋。

只是後來出現變故,這才無奈收斂。

但是,骨子裡的那種對古董的喜愛還在。

聽到趙家平是去收老貨了,自然是心癢難耐,迫不及待的就想要鑑賞一下。

趙家平當然也知道老爺子的想法,於是就從帆布包裡,把兩截玉如意先拿了出來。

老趙頭拿在手裡,立刻仔細的開始看了起來。

“好東西,確實是好東西,可惜啊,斷成了兩截。不然這件東西價值連城。”

越好的東西,受到損壞,老頭就越心疼。

趙家平有系統修復,所以沒那種煩惱。

這時候看老頭滿臉惋惜,就問:“爺爺,聽您這意思,這玉如意是個好東西?”

老趙頭一挑眉,說:“小子,不是好東西,你能收回來?想考我?”

“爺爺可是將近一輩子跟這些東西打交道,東西好不好,打眼一看就知道。

說完拿起兩截玉如意,說:“如意,古時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是由笏和搔杖演變而來,魏晉時期為“捫蝨談玄”之用,南北朝時又在戰爭中作為代麾指揮之物。”

“至唐代以道教為國教,如意又與拂塵一起成了道士的常設之物。”

“玄宗也常隨身攜帶,並被賦予了趨吉避凶的涵義。而日漸興起的佛教也以此物為法器。”

“從魏晉至明,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緻,成為那些崇尚古風的文人墨客文房玩賞之物。”

“這件如意,以整料原石雕琢而成,作雲葉式首,首面四周起如意雲紋邊框,內琢浮雕正面卷體的穿雲升龍,正面龍首無疑予人威不可犯的神武英姿,“春分而昇天,秋分而潛淵”的幻化莫測。”

“柄身正面淺浮雕三隻作飛翔狀蝙蝠,蝙蝠四周圍繞祥雲,最上面的蝙蝠並銜有磬佩。”

“柄身背面打窪,然後於表面亦雕琢兩隻作翱翔狀的流雲蝙蝠,把如意柄身的五隻蝙蝠意象連結,“五福兆慶”的吉祥寓意不言可喻。”

“這上面,既有象徵帝王圖騰的正面龍,而且又有“五福”兆慶的美好想望,應出自皇家內府之手。”

“你說,這東西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