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那價值。
“我看也就能當個燒火棍兒。不對,燒火棍都當不了,燙手。”
胡大海理解不了趙家平的愛好,所以一臉嫌棄的看了那根棍子一眼。
金器蒙塵,被當成黃銅也就算了,還被這麼看不起。
胡大海的心思,代表的是這個時代很多老百姓的心思。
大家有很多人都不懂文物的價值,所以身邊就算有老物件,看的也是它的實用價值。
但是實用價值可太低了。
所以這個時代,撿漏還是挺容易的。
不過,眼下國家也在收文物,除了文物商店,還派了專人出來收。
所以很多人會留意家裡的東西,看看有沒有文物古董,畢竟那代表的就是很多錢。
但是也有心思根本就沒往這上面想的,比如胡大海,比如胡大海遇到的那個菜販子。
所以一根匈奴昭君出塞時期的金器,就這樣到了趙家平的手裡。
撿到這樣的大漏,趙家平非常高興。
能隨手花幾塊錢,滿足一下趙家平的喜好,胡大海也很高興。
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飯。
晚飯後,還是讓燕子送趙家平出去。
大海媳婦兒,早就按捺不住了,等趙家平一走,馬上就質問丈夫:“胡大海,快說,你今天買棍子花的錢哪兒來的?”
聽到媳婦兒問,胡大海立刻從身上掏出了所有的錢。
往桌上一放,大海媳婦兒眼睛都直了:“怎麼這麼多錢?你哪兒來的?”
現在不是開工資的日子,再說工資也沒這麼多錢。
那十塊錢的大票打眼一看就好幾張。
大海媳婦兒心裡立刻打了個突突,第一個念頭就是害怕,害怕胡大海在外面幹了什麼不該乾的事兒。
胡大海開始解釋:“媳婦兒,我今天收破爛,差價賺了六塊兩毛錢,這是錢。”
說著把錢其中的一份兒,從桌面上推到了媳婦兒的面前。
然後看著剩下的七十多塊錢,開始解釋它的由來。
從昨天去趙家平家,腳踏車怎麼被撞壞,後面又是怎麼鬧騰,怎麼賠償全說了一遍。
“小趙昨天晚上跟我說,要用站上倉庫裡的廢舊腳踏車件兒,給我修車,這樣就不用花一分錢了。”
“我尋思他這說法有點兒不靠譜,都撞的不能騎了,廢舊件能不能用還兩說。”
“賠償的八十塊錢,還是要用來買新零件用。”
“所以我想著,腳踏車沒修好之前,就不跟你說了,免得你聽了跟著著急上火。”
“就這麼著,這八十塊錢一直放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