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文人內鬼(二合一) (第1/5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沈憶宸並不知道殿試閱卷期間發生的事情,而且這種涉及到高層的派系鬥爭,稍微有點政治智商的讀卷官,都不會大嘴巴到處宣揚。
所以他此刻無比震驚,王振這番舉動到底是何用意,難道真的僅僅是看好欣賞自己?但問題是王振的這番“厚愛”,一般人可擔不起。
更別說自己如今身為狀元及第,乃文官後輩之首,就算沒有加入胡濙的文官利益集團,怎麼也跟宦官搭不上邊啊。
今日這場三元及第宴席,退朝的文武百官都在現場,眾目睽睽之下傳旨太監這番表態,放在他們心中該會如何遐想?“狀元公,毋需大喜過望,日後青雲之路還長著呢.”
傳旨太監看著沈憶宸這副愣住的模樣,親暱的拍了拍他肩膀,彷彿安撫後輩一般。
這下沈憶宸更是無言以對了,臉上露出一種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回道:“晚生多謝王公公厚愛,公公還請上席!”
不管是什麼原因,此等局勢之下,沈憶宸都不可能公開駁了王振的情,那相當於給自己找了條死路。
另外很明顯這位傳旨太監也是王振的人,代表著王振的臉面,必須得招呼周到坐在上席。
只是這一幕放在文武百官眼中,那就顯得意味深長了……“新科狀元居然跟王公公關係密切,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名官員滿臉詫異,如今文官集團跟宦官集團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大司氏事件後更是勢同水火,沈憶宸在三元及第之前,就已經有了京師文人士子領袖之實,怎麼可能會跟宦官曖昧不清?此等情景要是傳出去,恐得在文壇中掀起一片驚濤駭浪。
“沈憶宸當初可是不畏強權,領銜叩闕鳴冤的,怎麼可能得到王振的器重,邏輯上說不通啊.”
旁邊一名官員也感到不可思議,按理說沈憶宸都算是公開站在王振對立面的人,莫非還能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何不通的,你得看看叩闕最終的結果是什麼。
以閹賊睚眥必報的性格,沈憶宸率眾鳴冤卻毫髮無損,這正常嗎?”
“確實不太正常,並且還因禍得福,獲得了一座御賜解元坊。
回頭再看大司氏事件,也許是王振在保他!”
此話一出,許多官員彷彿發現了事件真相一般,臉上流露出來驚愕表情。
甚至再多聯想一下,那更是細思極恐!如果把這一切當做一場局來看,沈憶宸利用大司氏事件在文人士子群體中,獲得了驚人的聲望。
這些聲望助力了他的科舉之路,殿試閱卷過程中翰林院學官力挺,也與當初國子監主持大局不無關係,他們認可沈憶宸的學識跟文人氣節。
最終沈憶宸三元及第、大魁天下,站在了年輕士子的頂峰!如今當真相浮出水面,沈憶宸隱藏身份是閹黨中人,那麼叩闕之後王振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表現,就都能解釋得通了。
難怪傳旨太監會說王振對沈憶宸表現非常滿意,你他孃的一個文人內鬼,步步為營坐上了魁首老大的位置,能不滿意嗎?當然,這群低品階官員心中憤慨歸憤慨,卻無人敢公開表達出來。
一是得罪不起王振,二是得罪不起成國公,只得隱忍在心。
沈憶宸看著許多官員臉色變了,大概也能猜測到對方心中所想。
不過就算明白,他也無力做什麼,更不可能蠢到公開解釋,自己投靠王振其實沒談妥吧?只能說這就是宦官集團跟文官集團最大的區別,同為biao子,文官集團好歹要塊牌坊。
不對,是要講究“風骨”!胡濙拉攏失敗,他就不可能再繼續示好,更不會玩生米做成熟飯這招。
王振雖然是文人出身,但畢竟思維方式已經改變了,他就沒什麼顧慮跟底線。
既然沈憶宸不答應招攬,那乾脆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