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領命之後,並沒有強硬的利用自己將領身份,來壓制住義軍內部對於沈憶宸言行的討論。

而是派出了自己的手下親衛,分散開來前往軍中各個營房,散播關於沈憶宸花言巧語、沽名釣譽等等不利言行,從而扭轉目前整個輿論上的劣勢。

不得不說,“心理戰”這個後世都非常時髦的名字,放在古代卻早已學以致用。

沈憶宸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另外一邊鄧茂七果斷反擊,避免三軍被奪氣,將軍被奪心。

《孫子兵法》中士氣交鋒理論,可謂展現的淋漓盡致!“王小六,我剛才聽外面說沈提督是在誆騙咱們,他根本就沒想過要擔任父母官之責,等投降招安之後朝廷就會翻臉溯罪.”

“你比較瞭解沈提督,外面傳言到底是不是真的?”

面對同伴的詢問,躺在病床上的王小六,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他畢竟當年只是跟沈憶宸有過一面之緣,談不上多麼瞭解。

更別說像對方這種朝廷大官,哪是自己這個泥腿子能高攀上的,靠什麼去斷定真假?“我不知道外面傳言真假,但我相信沈提督不會誆騙咱們.”

王小六隻能給出這樣的回答,他願意去信任沈憶宸!“呵,拿怎麼去相信,外界傳聞沈提督是花言巧語,我看說的沒錯.”

“他口口聲聲答應下來幫傷員醫治,可憑什麼去做到,朝廷會允許沈提督救治叛賊?”

另外一名陌生面孔的義軍士兵,語氣中充滿了嘲諷。

聽到這話王小六下意識就想要反駁,可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從哪裡駁斥。

因為對方話糙理不糙,沈憶宸畢竟是朝廷官員,就算想要幫助義軍,恐怕也有心無力。

但王小六始終不敢苟同,沈憶宸那番父母官的肺腑之言,僅僅是為了誆騙起義軍招安投降。

沈提督他不是那樣的人!類似的對話,幾乎在起義軍營地各個角落上演。

那些接受過沈憶宸多年幫助的礦工跟爐丁,還能面紅耳赤的據理力爭幾句。

可大多數的起義軍,他們可能對沈憶宸連一面之緣都沒有,僅僅是在營地中聽說了他的言論,如何能做到堅定不移的信任?更別說這種信任的後果,將賠上身家性命!於是很快,沈憶宸在起義軍底層士兵中積攢的聲名,就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疑問號,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是朝廷設下的招安陷阱。

面對輿論上的反轉,鄭祥是那個最著急的人。

因為他始終負責沈憶宸跟葉宗留之間的聯絡,幾年下來沈憶宸對於福建礦工做出的努力跟幫助,可能沒有誰比他更加清楚。

就連這次出鎮福建平叛,某種意義上沈憶宸都放棄了就任帝王師的良機,還要他如何證明不是那個花言巧語,沽名釣譽的朝廷狗官?說真的,哪怕自己身處義軍陣營,鄭祥都有些替沈憶宸感到不值!“沈提督,外面謠言四起,要不小的領人出面幫你解釋一番?”

看著依然坐在帳中從容淡定的沈憶宸,鄭祥有著按捺不住的詢問了一句。

自己手下的礦工中,有不少是當初鎮江準備起事的鐵桿兄弟,他們就是沈憶宸最好的人證。

“不需要.”

沈憶宸搖了搖頭,直接否決了鄭祥的建議。

現在這種情況下再如何解釋,都屬於空口無憑。

按照時間推測這幾天過去,無論是福州三衛的兵馬,還是許逢原的物資支援,應該都快要抵達泉州府境內了。

“沈提督,這樣任憑謠言摸黑,估計鄧首領更加不會接受招安談判.”

另外一邊的葉宗留,此時也是憂心忡忡。

他很清楚這些言論的源頭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可身為義軍三大領袖之一,曾經與鄧茂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