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沈憶宸的這句“誇讚”,葉宗留很快便反應過來鄧茂七的意圖。

如果他同樣是個野心家,估計會很贊同這樣的舉動,意味著義軍實力將在短時間內大增。

很可惜葉宗留不是,他從來沒有過裂土封王這類想法,一直以來的目標,僅僅是想給壓迫剝削的礦工弟兄們,找尋一條抗爭的活路罷了。

現在沈憶宸來到福建督軍,是最有可能平息戰亂的那個人,如果起義軍的實力超脫了他的掌控範圍,接下來便是與朝廷不死不休的局面。

“亂世梟雄……”葉宗留默唸著這四個字,很多時候他在心中問過自己,鄧茂七起事到底是為了對抗不公,還是為了逐鹿天下。

可能曾經兩者皆有之,而現在的鄧茂七,已經愈發的偏向於後者。

“葉首領,繼續帶路吧.”

沈憶宸看到葉宗留神情複雜,於是開口提醒了一句。

對於葉宗留的秉性,雖然這幾年下來實際接觸並不多,但沈憶宸自認為還算比較瞭解。

他就像是那《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憑藉著一腔熱血跟義氣舉旗起事,只要能給他們公正待遇跟一條生路,內心潛意識是希望朝廷招安。

鄧茂七就更像是隋朝末年的瓦崗,草莽出身想要逐鹿天下,卻碰到了巔峰末期的大明王朝。

無奈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兩個人選擇了不同的前進方向,只可惜殊途同歸,結局通向了同一個終點。

就好比當初葉宗留跟卞和的不同活路,在沈憶宸看來沒有任何區別,註定死路一條。

這便是“勢”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卻推動著歷史巨輪滾滾向前。

“嗯.”

葉宗留默默點了點頭,轉身繼續朝著府衙方向前行,陳恭善等礦工們,紛紛跟在了他的身後。

越是接近泉州府衙,氛圍顯得愈發的混亂,很多來不及出逃的泉州府民眾,正在泣聲哭求著起義軍放過全家性命。

還有些沒有被剿滅的朝廷官兵,依然在斷壁殘垣中負隅頑抗,喊打喊殺聲不絕於耳。

府衙前面的廣場上,已經密密麻麻的站滿了起義軍士兵,而在他們的面前,便是燃燒著熊熊大火的泉州府各級衙門。

放火燒官衙,算是鄧茂七的標準流程。

每攻下一處城鎮,他都會沿途焚燒衙門,並且破牢釋囚,接著開倉濟貧。

這也就是為什麼,鄧茂七能在短短半年時間裡面,發展出一支接近十萬人的義軍隊伍,各地響應者雲集。

除了天生的領袖性格以及個人魅力外,行事手段更堪稱無可挑剔,生在明末可能不輸李自成。

漫天的火光照亮的泉州府的夜空,映襯在每個人的臉上,卻是一副快意恩仇的模樣。

就在此時,一名親信來到了鄧茂七身邊,朝著他稟告道:“剷平王,葉首領從漳州府回來了,另外他還帶來了朝廷中人.”

“誰?”

“三元及第沈憶宸.”

“他親自來了?”

聽到沈憶宸這個名字,鄧茂七瞳孔猛烈收縮了一下,然後嘴角浮現出一抹深意笑容道:“不愧是沈提督,整個大明官場,唯獨他敢身犯險境!”

鄧茂七向來自視甚高,福建官場文武官員在他的眼中,一群酒囊飯袋的廢物罷了。

可對於沈憶宸,鄧茂七一直以來內心充滿著好奇,甚至還帶有一絲崇拜。

早在數年前還是秀才進京趕考階段,就敢風格迥異的安排葉宗留等人海外與倭奴走私,並且這些年始終與朝廷通緝“反賊”坐在同一條船上。

單單這份謀略跟手段,就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如果說福建境內還有誰被鄧茂七視為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