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提督之威望,本將算是心服口服,即刻下令統兵開赴泉州府!”

馮正徹底放棄了利弊權衡,從來只聽說過逼宮,這種處境下自己要是不答應馳援,恐怕得被下面的人“奪帥”。

“在下代沈提督,謝過馮衛司!”

王能朝著馮正深鞠一躬,既然對方已經做出來退讓妥協,他自然不會繼續保持咄咄逼人的態度。

有朝廷大軍作為倚仗,不敢說平定泉州叛亂,至少能保證沈憶宸的安全。

“福州三衛可以連夜開拔,但徵調福建其他州府兵馬,短時間內無法集結,非本將不願從命.”

既然決定馳援,馮正就把難處說在前面,自己能率領的就福州三衛萬把人。

其他州府兵馬徵調集結,再開赴泉州府作戰,沒有十天半個月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萬之前連戰連敗的兵馬,對陣泉州府十萬叛軍,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差距,應該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到時候如果再遭逢大敗,這個鍋就不能甩在自己身上,畢竟竇毅問罪的前車之鑑還擺在那裡,馮正不想步其後塵。

“沈提督會理解馮衛司的難處.”

王能順著對方的話回了一句,現在只要馮正趕緊率兵奔赴泉州府,其他都是些無關緊要的事。

“那就好.”

馮正點了點頭,轉頭朝著營帳內副官下令,全軍拔營起寨。

福州城的朝廷官兵號召動員,準備奔赴馳援。

泉州城的鄧茂七等人,同樣召集了部將齊聚一堂,商討著該如何應對沈憶宸的招安攻勢。

坐在大堂上方帥位的鄧茂七,此刻已經沒有了之前面對沈憶宸,那副運籌帷幄的自信神情,相反臉上表情異常凝重。

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即將要面對的,可能不僅僅是來自於朝廷征討的壓力,還有起義軍內部的分裂!葉宗留跟蔣福成今晚的舉動,已經宣告了他們內心的選擇,那便是站在了沈憶宸的陣營。

“大哥,我晚上打探了一圈,這才知道原來葉首領他們與沈提督的交情,遠比我們之前知道的要更加深厚,用過命之交來形容都不為過.”

“不用打探,都已經擺在明面上了.”

面對胞弟的言語,鄧茂七回答有些冷淡。

他早就知道葉宗留跟沈憶宸背後,有著跟倭寇的海外走私貿易。

只是鄧茂七沒有想到,兩者交情超過了常規利益關聯,甚至到了讓福建礦工跟爐丁群體,願意為沈憶宸盡忠效力的地步。

別說鄧茂七想不到,誰又能想到一個朝廷命官,可以得到起義叛軍的效忠?“葉首領是重情重義之人,按照他與沈提督的交情,極大可能會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

蔣爐頭唯葉首領馬首是瞻,礦工跟爐丁兩位一體,我們得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鄧茂七部下黃琴出言警示了一句。

他曾經跟葉宗留並肩作戰過,很瞭解對方的脾氣秉性,沈憶宸孤身來到泉州府招安,展現出極大的誠意跟情誼。

以葉宗留的性格,今晚勢必會被沈憶宸說服!“要不快刀斬亂麻,我這就去調集部下,把沈憶宸斬殺於泉州城?”

鄧茂七另外一名部下劉宗行事衝動,既然沈憶宸敢孤身犯險,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永絕後患。

當初劉宗正是靠著這股狠勁,斬殺了布政司參議竺淵,絕了起義軍中很多人畏首畏尾的心思,才有今日十萬之中的規模,並且拿下來福建半壁江山。

能做一次,就能做第二次!等沈憶宸一死,別說朝廷不會再派大員招安。

就算真的“寬宏大量”再派一人過來,恐怕起義軍自己都不敢相信,朝廷會既往不咎。

做到這步,才叫真正的破釜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