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升官賜服 (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寰宇通志!向北居然還沒有放棄?”
坐在末席的翰林侍讀學士倪謙,此刻滿臉的不可置信,心中震驚感受簡直無以復加。
畢竟《寰宇通志》這個天坑,當年就是他給沈憶宸挖下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最開始倪謙壓根就沒想過,這本書有一天能修成!後續倪謙是看到了沈憶宸的堅持跟努力,也看到了此書修成的希望。
但出鎮山東治水,沒有了翰林院跟東閣這般修書環境,幾乎等同於半途而廢的放棄。
就算是沈憶宸鍥而不捨,不願意放棄修書,想要成書至少得回到京師等個三五載。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兩年時間此書修成了!與倪謙同樣震驚的,還有閣臣高穀,他離沈憶宸的距離更近,帶來的衝擊力就更大。
想當初沈憶宸離開東閣,出鎮山東治水之時,高穀給出的贈言是文人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治水功成,算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國子監講學立言,受限於傳播範圍跟深度,僅僅只能算半個。
可如今再加上修成《寰宇通志》,便達成了著書立說之成就。
意味著文人三不朽沈憶宸做到其二,僅剩下最後用時間來檢驗的立德!豈能不讓人震撼?隨著愈來愈多的官員發現是《寰宇通志》,討論傳播的範圍也變得越來越廣,就連遠在承天門附近的低階別地方官員,都咂舌不已。
“諸位,寰宇通志是不是正統六年,引發皇帝震怒,革官了好幾位翰林的那本書?”
明朝各種大臣下獄,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因為一般沒過幾天便會放出來官復原職,更像是一種皇帝跟權臣慣用的打壓手段。
可身為翰林清貴被革官除職,整個大明開國以來除了政治鬥爭外,幾乎就沒有過先例。
所以哪怕偏遠州府的地方官員,均是有所耳聞。
“沒錯,就是那本寰宇通志,號稱大明地理總志,修書難度異常之高,尋常翰林根本無法成書.”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就是對此書最好的寫照。
由此可見,對編撰者的學識底蘊要求之高,否則如何描述出來大明的萬里江山!”
“這麼一看,沈侍讀學士真乃曠世之才,治水間隙能修著完此書.”
“三元及第,六元魁首,豈是浪得虛名?”
種種議論聲音,哪怕負責糾察官員言行舉止的御史,都無法控制住場面,只能聽之任之。
御座之上,明英宗朱祁鎮看著眼前的《寰宇通志》,同樣有些驚詫不已。
任誰都想不到,沈憶宸沒有準備朝賀祝詞,卻給出了一個更大的驚喜。
“沈愛卿,此書修成了?”
朱祁鎮用著將信將疑的語氣問了一句。
要知道當初可是五六位翰林修書,用時三年才呈遞上來一本狗屁不通的“高仿版”。
沈憶宸憑藉一人之力,中間還出鎮地方治水,兩年時間能修書成功?“回陛下,臣修完了寰宇通志!”
沒有絲毫的遲疑,沈憶宸便給出了確定的答案。
他就是憑藉著一己之力,完成了著書立說!還沒等皇帝回話,站在沈憶宸身旁的楊鴻澤,就感覺眼前一黑踉蹌了下。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沈憶宸為何能做到如此地步?楊鴻澤內心中瘋狂的質問著,他實在是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要知道為了在這次正旦朝會上,以文采學識力壓沈憶宸,這首賀詞他足足準備了一個月之久,就等著向滿朝文武百官宣告。
大明文人後輩裡面,不僅僅只有一個沈憶宸光芒萬丈,還有我楊鴻澤不輸於人!可是現在面對著沈憶宸修完《寰宇通志》,自己所寫的那首賀詞,簡直就如同笑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