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擔任帝師(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本閣部附議曹中堂所言.”
內閣排名倒數第二的苗衷,此刻站出來贊同曹鼐的意見。
苗衷與高穀同在正統十年入閣,理論上雙方入閣時間相同排名不分先後,況且正統朝也沒有什麼次輔、三輔的說法。
所以決定內閣大臣地位高低,看的是兼任的官職,以及加銜。
苗衷與高穀同兼從五品的翰林侍讀、侍講學士,不過在加銜上,苗衷加的是兵部侍郎銜,而高穀加的是工部侍郎銜。
明朝六部中,工部地位排名最末,自然高穀內閣地位就不如苗衷。
聽到了苗衷的附議,馬愉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如今五位閣臣中,加上自己已經有三位明確表態,不贊同沈憶宸擔任經筵講官。
再加上陳循的預設,意味著推選八位大臣中,半數投出了否決票。
沈憶宸止步經筵講官席位之外,已成定局!可這個世界上,偏偏就沒有那麼多絕對的事情,只見禮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學士錢習禮,站了出來說道:“本官冒犯,不贊同馬元輔所言!”
錢習禮會跳出來反對,早在馬愉的意料之中,畢竟他也有著沈憶宸會試座師的名分。
而且相對於自己,錢習禮與沈憶宸的關係不知要親近多少。
並且錢習禮此人,向來比較硬骨頭,對王振都不假以顏色,更何況今日經筵講官推舉。
於是馬愉神色如常回道:“少宗伯多慮,推舉本就是集齊眾人意見,何來冒犯之說?”
“只是不知少宗伯,反對的是哪點?”
“謝馬元輔大度,本官認為沈侍讀學士老成謀國,才學俱佳。
並且出鎮山東治水,展現了其治世能臣之風範,擔任經筵講官乃國之幸事!”
錢習禮義正言辭,給了沈憶宸極高的評價,完全推翻了馬愉以及曹鼐的反對意見。
從正統九年乞致仕開始,錢習禮就恥於文武百官多造王振其門,不屑在朝堂上與之為伍。
一直到如今正統十一年末,錢習禮致仕決心越來越強烈,乞骸骨回鄉是遲早的事情。
無論沈憶宸之前是否諂媚於王振,可在於謙之事上,他是唯一一個敢於站出來公開對抗王振的文臣。
單憑這一點,哪怕沒有座師門生的關係,錢習禮也必然會支援沈憶宸入閣拜相。
因為此子,可能是未來朝堂上,制衡王振宦官專權的關鍵!“沈侍讀學士治世能力毋庸置疑,可他年少輕狂,正遇陛下銳意進取之際。
此時踏入經筵講官行列,真的是國之幸事嗎?”
曹鼐反問了一句,他同樣是個強硬的直性子。
並且在“三楊”時代過去後,王振專權的這些年中,曹鼐也是內閣中唯一有勇氣抗爭的閣臣。
史書上評價:“王振專權,人莫敢忤,楊士奇死後,唯鼐尚能隨事調護,所言多見從.”
大明現如今一片祥和之下,卻是暗流洶湧。
沈憶宸若是掌權當政,以他的性格恐怕會跟皇帝一拍即合,到時候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鮮衣怒馬少年郎,年輕人豈能沒有朝氣?”
“曹中堂仔細想想,沈侍讀學士看似肆意妄為的背後,可有敗壞局勢之舉?”
“本官看來,沈侍讀學士膽大心細,行事深謀遠慮,絕不會忘乎所以!”
錢習禮直言力挺,輕狂僅僅是沈憶宸的表現,骨子裡依舊少年老成!“家國大事豈能兒戲,少宗伯如何保證沈侍讀學士不會忘乎所以?”
曹鼐的反問,讓錢習禮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可就在這時候,翰林院另外一名侍讀學士倪謙站起身來。
“無人能擔保未來之事,可下官相信沈侍讀學士,能恪守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