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魯莽,還請陛下恕罪!”

沈憶宸順勢向朱祁鎮認錯,可心中的壓迫感,卻並沒有消散多少。

步入仕途之初,沈憶宸對於高高在上的皇帝朱祁鎮,並沒有一般大臣面對帝王威儀那種敬畏感,相反還一直佔據著心理優勢。

畢竟朱祁鎮不過是一個同齡人少年,而自己佔據著歷史的上帝視角,能提前得知大事件走向,理論上應付起來是遊刃有餘的。

事實上也差不多如此,朱祁鎮的帝王心術僅在表面,骨子裡還是那個少年心性。

甚至在很多時候,還需要王振時刻陪伴左右提醒,注意帝王御下威儀。

不知是不是出鎮治水這一年多時間裡面,朝廷發生了太多的權力鬥爭大事件,讓朱祁鎮開始快速的成長起來。

沈憶宸開始切切實實感受到,來自於天子的權術威壓。

現在的朱祁鎮,不再是那個同齡少年,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更像一個標準的君王!聽到沈憶宸的認錯,朱祁鎮笑了笑,然後揹負雙手走到了華蓋殿門前,望向遠處廣闊的天空。

“向北,現在回過頭看劉侍講的《修省十事疏》,確實罪不至死,其中多條諫言可圈可點.”

“但他不應該質疑朕的決策,更不應該去挑戰天子的權威,你能明白嗎?”

朱祁鎮說這番話的時候,背向著沈憶宸,看不清楚臉上的表情。

可沈憶宸卻知道意有所指,皇帝當年親政,不再是那個被太后跟“三楊”操控的孩童,君王需要的是敬畏,是尊卑,是服從!甚至沈憶宸隱隱有種感覺,這番話同樣是說給自己聽的,未來不要隨意逾規越矩。

可能這就是近一年多來,朝堂動盪的根源,天子需要豎立自己的絕對權威。

“臣,明白.”

“你可是朕欽點的三元及第,以你之才智怎會不明白.”

“劉球家眷之罪,朕會赦免他們,另外治水之功依舊當賞,選一個吧.”

朱祁鎮並沒有讓沈憶宸以功抵罪,再次讓他從詹事府跟翰林院的升遷路線中做出選擇。

聽到這聲話語,沈憶宸腦海中開始進行著激烈的思考,他發現自己已經看不穿皇帝想要做什麼,這就意味著任何一個選擇,都得步步為營。

“臣選擇翰林院侍讀學士.”

既然猜不透,那就按照原定計劃行事。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沈憶宸這次回京已經打定主意踏入權力中心,絕不會半途退縮。

“好,朕就答應你!”

朱祁鎮回過頭來,看向沈憶宸的眼神中,出現了一抹深意。

權力真是讓人垂涎若可,就算朝堂之上彰顯公心大義去治水的沈憶宸,同樣不能免俗。

可這恰恰就是朱祁鎮想要的結果,畢竟讀書人究其一生學成文武藝,不正是貨與帝王家嗎?滿朝文武大臣,又有誰能抵擋權力的誘惑?沈憶宸如今治水功成,已經證明了他的施政能力,並且身為自己欽點的三元及第,註定將踏入內閣一展才華,甚至是位極人臣。

朱祁鎮不怕臣子有野心,相反他同樣野心勃勃,想要建功立業超越歷代先帝。

沒有野心跟能力的臣子,如何做到開疆擴土,創立不朽功績?但是得讓臣子們明白,野心的邊界在哪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三楊”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自己,不再需要第二個“三楊”的出現。

“謝陛下.”

沈憶宸磕頭謝恩,不再多言。

他已經意識到朱祁鎮的改變,逐漸走向了帝王的唯吾獨尊。

“向北你返京一路舟車勞頓,年關將至府上好好休息幾天,先回去侯旨吧.”

朱祁鎮說這段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