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河工勘驗(二合一加長) (第1/5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陛下,莫非沈僉憲的上疏,是封堵上了黃河決口?”
身為內閣“首輔”的馬愉站出來問了一句,哪怕資歷尚淺不能服眾,好歹身份地位擺在這裡,朝會終究要代表內閣展現下存在感。
“沒錯,沈向北僅用三天時間就封堵住了沙灣決口,並且還全線加固黃河大堤,今年山東之地可以高枕無憂!”
汛期三天封堵黃河決口?此言一出,大殿內文武百官臉上俱是不怎麼相信的表情。
歷朝歷代出現黃河決口,別說是三天封堵,三年封堵不上的情況都發生過,以至於出現數次黃河奪淮入海的情況。
可是再怎麼不信,沈憶宸給皇帝的上疏,總不可能作假吧?或者說這種水文上疏,就不存在作假的空間,堵沒堵上後續山東布政司上疏便可知道,沈憶宸還沒這個能力,出鎮山東一年就隻手遮天。
看著殿下群臣臉上表情變化,朱祁鎮知道這些人不信。
說實話如果不是這封上疏內容,各項資料詳細精準無比,換作他也不信空口無憑。
“鳴贊官,把沈向北上疏向諸位愛卿宣讀.”
“臣,謹遵聖諭.”
站在御臺下方的鴻臚寺鳴贊官,聽到朱祁鎮都旨意後,立馬跪地領命,然後雙手捧起御案上的奏章,朝著大殿內外群臣宣讀起來。
沈憶宸奏章與其他向皇帝上疏的御史奏章不同,沒有過多阿諛奉承的吹捧,幾乎很快就進入正題。
奏章內容同樣很簡潔明瞭,除了告知皇帝封堵上沙灣決口外,還有就是把這大半年來在山東治水的成果,向朱祁鎮做了個總結。
“臣承蒙陛下厚望,出鎮山東治水半年,挖竣渠道兩萬四千餘丈,創築土堤十萬餘丈,修砌石堤四千餘丈。
另建減水壩四座、攔河順水壩十座,其餘遙、縷、格、月等堤不計其數.”
明朝一丈粗略等於現代三米,沈憶宸大半年時間完成了上百公里的河堤工程,放在古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哪怕其中資料以土堤為主,同樣突破朝中大臣的心理預期,此子真的憑藉一己之力,完成了歷朝歷代都做不到的治水大業?“封堵決口也就罷了,怎麼可能在不到一年時間完成如此驚人的河工?”
“本官不信沈僉憲上疏內容,這屬實有些匪夷所思!”
“此等工程沒有百萬民力不可為,據之前奏章稟告,沈憶宸徵調民力不過二十餘萬,如何能做到?”
“欺吾等沒有督造過工程嗎,民力何時有如此效率,會如此賣力?”
哪怕有著朝堂喧譁問罪的風險,殿內很多大臣都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因為沈憶宸這份奏章的資料屬實有些太離譜,完全超乎了以往朝廷工程的認知。
“陛下,臣不是質疑沈僉憲,著實這些資料以二十萬民力無法達成.”
工部侍郎王佑當場反對了起來,哪怕沒有王振的授意,沈憶宸這種奏章資料,簡直就是對工部專業能力的侮辱!“臣附議少司空,此等河工絕無可能!”
都御史王文隨即表示贊同,這絕對是在矇騙皇帝。
可能沈憶宸都沒有料想到,他自己這封奏章來的如此湊巧,更想不到會在群臣面前宣讀。
王佑跟王文接連站出來反對,讓朱祁鎮臉上的笑容逐漸褪去。
確實仔細一看,明朝有史以來還未有過這等工程效率,就算沈憶宸辦事能力超越一眾官員,終究還是有個上限存在的。
這大半年的河工成就,已經突破了上限!想要驗證沈憶宸奏章是否屬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派人前去查驗。
只見閣臣高穀再次站了出來稟告道:“啟稟陛下,既然沈僉憲已經完成築堤,剛好可以進行河工勘驗,是非虛實一查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