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覺得曹公公此法可行,關鍵時刻就得調天子親軍戍衛,否則僅靠廠衛無法掌控宮中局勢.”

王誠心思比較單純,還沒等司禮監掌印興安回話,就立馬錶達了贊同的態度。

他想法很簡單,東廠的廠衛不是人不夠嗎,就讓御馬監去調兵就好。

曹吉祥宦官的身份加上天子親軍屬性,註定是站在帝黨一系的,不然宮中還能倚靠誰?王誠別看職位不如興安,可他是十二監掌印中唯一的潛邸舊臣,就如之前備受皇帝信任的成敬一樣。

那時候身為司禮監掌印的金英,面對成敬都得禮讓三分,興安可以不考慮曹吉祥的建議,卻不能忽視王誠的表態。

猶豫再三之後,興安這才做出決斷道:“如果僅靠著司禮監的批紅就大規模調動兵馬,恐怕會惹來外界非議,更容易把事情給鬧大.”

“要不這樣,除了曹公公調天子親軍過來戍衛,皇太子跟陛下之事,還是告知元輔陳循跟大司馬儀銘。

有這兩位陛下的心腹重臣坐鎮,哪怕出現什麼波瀾意外,也能安撫朝野內外人心.”

興安歷經數朝一步步走上司禮監掌印位置,自然不是什麼好糊弄的傻子,偽造聖旨這種操作哪怕事急從權,依舊有著極高的風險,說不定就給自己脖子上套了一根繩索。

內閣方面掌控著票擬權,由陳循把調兵決策給呈遞上來,這才算是完整的走了流程,並且還能事後分擔責任。

另外兵部尚書儀銘有著調兵權,他可以與曹吉祥互相牽制,確保宮中萬無一失。

“內相說的沒錯,咱家看就這麼辦!”

王誠當即表示贊同,宦官終究有著天然缺陷跟短板,只有文官集團介入進來才能名正言順。

相比較王誠的鬆一口氣,曹吉祥眼神中閃現過一縷失望,不過他很快就恭維道:“那些文人經常用個詞彙叫做老成謀國,咱家看內相就當得起此稱讚,乃我大明的擎天一柱!”

“曹公公過贊,未免事情生變,咱們還是趕緊動起來吧.”

“是,內相.”

曹吉祥躬身示意後,就轉身走出了乾清宮。

另外一邊王誠也是躬身行了一禮,慌忙前往了文淵閣,請內閣首輔陳循過來主持大局。

成國公府內,沈憶宸正在來回踱步著,心中情緒有著一絲不安跟緊張。

陳青桐站在一旁抱著女兒清影,望著沈憶宸這罕見的焦慮模樣,開口寬慰了一句道:“夫君,你都已經來來回回走了一下午,卞先生等人也全部派了出去打探訊息,就安心等待吧.”

“皇太子幼時夭折這種情況在歷朝歷代也屢見不鮮,陛下已不是即位之初的根基淺薄狀況,定然能穩住朝中局勢,不會生出過多事端.”

陳青桐沒有上帝視角,在她看來皇太子夭折是一件悲痛的事情,卻很難令朝野動盪。

畢竟當今天子正值壯年,未來還能生出其他皇子繼承大統之位,沈憶宸有些過於緊張了。

“我擔心的不是皇太子夭折,是陛下啊……”沈憶宸長嘆一口氣,如果說朱見濟夭折在歷史上還有著諸多疑點,那麼景泰帝朱祁鈺早逝就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

早在年初回京覲見之時,沈憶宸就看到了皇帝手帕上那一抹嫣紅,極其不確定朱祁鈺的身體狀況到底如何。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續雖然看似朱祁鈺並無大礙,但是這顆隱患的種子已經埋下。

這下遭遇獨子夭折的噩耗,再加之卡在冊封皇太子大典這種喜事前夕,不知道景泰帝能不能扛住這樣打擊。

就如同陳青桐言語的那樣,皇太子夭折其實影響不了大局,可問題是再加上皇帝出現意外無法穩住大局,整個朝野局勢將會面臨瞬間崩塌!“陛下?陛下他應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