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鮮衣怒馬 (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誅王跟弒君這兩樁舊事,自從當年王振告知皇太后孫氏,就差不多成為了公開的秘密。
沒有人掌控著實質性的證據,卻在整個官場中心知肚明。
每逢沈憶宸搞出點什麼大動作,這兩樁事情就一定會被舊事重提,從而變成一種掣肘放不開手腳,提前就得考慮到輿論將帶來的壓力。
直到沈憶宸出鎮漠南蒙古兩年,靠著開疆闢土之功,這才讓朝中議論風聲慢慢壓了下去。
結果到了景泰三年,魯王又給搬了出來想要引發大勢,著實有點狗皮膏藥甩不掉的味道。
曾經的沈憶宸沒有能力去壓制住天下眾議,如今他身居高位就得拿出來上位者的權勢威儀,讓以後想要翻舊賬的有心人,做事之前先仔細考量考量,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承擔報復。
更別說這一次還得到了皇帝的支援,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該讓京師文武百官,感受一下沈憶宸在地方上雷霆之威的作風了,否則還真容易被人給當做什麼軟柿子捏。
“向北,讓我調集錦衣衛陪你去拿人沒問題,但你也知道天子親軍身份特殊,這番動作傳出去後到陛下耳邊,恐怕會有些隱憂.”
趙鴻傑出言提醒了一句,要知道沈憶宸在京師的形式風格,與忠國公石亨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哪怕結黨營私,都始終保持著低調隱忍的態度,從來不張揚自己有多少“黨羽”。
特別是趙鴻傑這種情報部門的頭頭,為了讓他在皇帝身邊獲得足夠的信任,沈憶宸在政務上哪怕面對諸多困難阻礙,始終沒想過從錦衣衛這邊入手獲得站隊幫助。
畢竟天子親軍名義上的效忠物件只能是皇帝,一旦與朝廷重臣關係密切牽連過多,很多核心機密就會對其有所保留。
這也是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幾年來,趙鴻傑一直面對的困境,宮外事務皇帝還是給了他足夠的信任。
但涉及到宮闈密事,景泰帝朱祁鈺更相信從潛邸帶出來的宦官,趙鴻傑無法成為絕對的心腹。
如果這次跟沈憶宸去捉拿三王,絕對會加大帝王心中的猜忌跟警覺,宮中事務更難插手進去。
面對趙鴻傑的提醒,沈憶宸僅是泰然自若的笑道:“放心吧,這次不是我想要拿下三王,陛下他更想.”
御書房跟朱祁鈺的那番談話,沈憶宸自然無法告訴任何人,哪怕是趙鴻傑、李達這批生死與共的兄弟。
三王赴京失敗的結果是註定的,無非就是這樁事情以什麼方式結束。
沈憶宸的想法就是藉助皇帝的放權,去拉大旗作虎皮,把事情給鬧的越大越好。
就如同他無法把御書房談話公之於眾一樣,難道景泰帝朱祁鈺在沈憶宸狐假虎威後,會公開承認是自己想要拿諸王開刀嗎?答案顯而易見,沈憶宸唱了白臉後,景泰帝最多假惺惺的唱下紅臉,來安撫天下諸藩的怨氣。
絕對不會承認自己與沈憶宸其實是同謀,都想要廢掉宗親的特權。
“趙鴻傑,以前就說過你跟個娘們似的磨磨唧唧,現在還是那麼膽小。
要是怕我調集遼東軍跟向北去拿下三王,老子還不信了,天子腳下他們敢造反!”
本來就有些醉意的李達,完全理解不了趙鴻傑的擔憂,看到他“猶豫”神情就立馬咋咋呼呼了起來。
見到李達這副大老粗的模樣,趙鴻傑嘆了口氣簡直懶得答應。
以前在應天成國公府外院家塾,大家都是成績吊車尾的難兄難弟,結果沈憶宸考了三元及第,自己功名沒什麼成就,好歹智商長進擔任了錦衣衛指揮使。
唯獨李達這小子,還是外院家塾的那副模樣,真不知道該說這份“純真”是幸運,還是不幸。
“我調集錦衣衛是合理合法的拿人,不是想要擁兵造反,你小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