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溝村離海邊不遠,坐落在兩座不高的小土丘之間的溝裡,村子不大,大約有四五十戶人家的樣子。
江宇算計了一下,一車石頭從裝到跑路到目的地海邊,要一個小時。
兩個人卸車,然後空車跑回去需要四十分鐘。
也就是說往海邊拉一車石頭從裝到卸到跑回去接近兩個小時。
如果路上不出意外,拖拉機不出故障,一臺拖拉機一天往海邊送四車石頭,既不用起早,也不用太貪黑。
若是起點兒早貪點兒黑,能送五車石頭。
這位大哥蓋房子的地方在徐溝村村頭,新批的地皮,地基已經挖好,六七個瓦匠已經到達正在等米下鍋。
這戶主也是不憋急眼了不找茅房,這瓦匠都來了,你才想起來拉石頭,早幹雞毛去了。
按照瓦匠的指揮,江宇把車停在預定地點,開啟車廂板開始卸車。
急著用料的瓦匠和房東也跳到車上幫著卸車。
江宇彎腰下去,兩手像風車一樣揮舞個不停,一塊塊石頭以飛快的速度飛下了車斗。
哎呀!用人工卸車這太耽誤時間了,就算卸的再快,沒十五分鐘也卸不完,要不要把自己的拖拉機全改成翻鬥?如果改成翻鬥兒,有個三分,五分鐘就把車卸了。
不但節省時間還能節省給裝卸工的錢。
別小看裝卸工,一天最少也得給人家四塊錢,也是一筆很可觀的開支。
改成翻鬥,到石場石匠就幫你把車裝上了,到了目的地一翻,根本就不需要跟裝卸工。
八六年改翻鬥不是改不了,是可以改的,而且花錢也並不太多,一個拖斗千八塊錢就改出來了。
但這時的那套液壓裝置有點兒太不過關,動不動就漏油了。
而進口的液壓裝置又貴出了天價,用進口的這套裝置改一個車斗,都夠買一臺二手拖拉機了。
算了!別瞎尋思了,還是用人工吧。
等國產的液壓裝置過關了再說吧。
江宇從彎腰下去卸第一塊石頭開始,到他這前半車卸完直起腰,用時八分鐘。
而房東和一個石匠卸的後半車,還有好幾塊石頭沒扔下車。
“到底是專幹的,你一個人比我們兩個人卸的都快.”
房東由衷地稱讚。
石頭卸完,江宇和房東告別,獨自開車離開徐溝。
知道了路線,東家自然就不用再跟著車來回蹲屁股了,江宇自己回去裝車,然後拉來就可以了。
從徐溝到去往鳳窩堡方面的路,紅島政府所在地南頭村是必經之路。
江宇開著拖拉機行走在南頭村的大街上,前面有兩個青年勾肩搭背在大道中間晃悠,江宇按喇叭都不起作用。
江宇從邊上繞了一下嘎一聲在這兩個橫行霸道的傢伙面前剎住了車。
“南頭村大道是你們家開的?你們兩個傢伙在大道上橫晃,真以為你們練過鐵布衫兒能撞過拖拉機呀?”
江宇從車窗裡伸出腦袋,就是一頓呵斥。
“這誰呀?說話這麼特麼的...咦!是你?”
兩個原本準備橫眉立目的青年一眼認出了江宇,臉上立刻轉怒為喜。
能不一眼認出嗎,江宇年前可是差點拿他腦袋當西瓜踩了。
“是你呀江哥!這怎麼開上拖拉機了?”
“三兒!梁哥呢?我找他有點事兒!”
這個叫三兒的傢伙姓馬,年前江宇在紅島集市賣福字的時候,踩過這貨的腦袋。
“大哥沒來!可能在家幹活兒呢!”
江宇回身拿出兩包煙扔給馬三和另一個青年。
雖然他不抽菸,但是出門兒的時候身上總是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