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越做越順,自然也是越來越自信,時不時用嚴厲的語氣提醒助手打起精神來。

每到十分危險和關鍵的部位,楊平都會提醒一兩句,幾十個手術步驟中,何主任穩打穩紮,越戰越勇。

突然,心電監護儀的螢幕上出現了密集的室顫波,心跳停搏!

麻醉醫生幾乎從凳子上跳起來。

心跳驟停!還是術中。

“直接心臟按摩,然後直接心臟電刺激。”楊平提醒何主任。

得到指點後,何主任立即穩住陣腳,對助手吼道:“慌什麼慌,怕什麼。”說話之間,他已經將患者的心臟捧在手裡,有節奏地擠壓按摩心臟,這是比平時體外的心臟按壓更加直接有效的心肺復甦手段。

至於呼吸,有麻醉機的輔助呼吸,何主任暫時不用擔心。楊平站在旁邊,沒有絲毫的表情變化,這種事情他見多了,憑藉經驗判斷,這個患者基本上可以搶救過來,腫瘤已經切除,壓迫獲得解除,心臟現在擁有充分的自由,只是有時候手術多多少少有點刺激,導致心律不齊,一旦亂起來就容易停搏。

果然,心內的電刺激儀器還沒有派上用場,何主任只是靠一雙手的擠壓按摩,心臟又獲得了跳動。

對於一個資深胸外科醫生來說,這種直接心臟按壓是基本功,但是能夠在這種手術出現意外的場合,不慌不忙及時用上這種基本技術,則需要豐富的臨場經驗做支撐。

看著監護螢幕上心電圖恢復正常的波狀,何主任心裡鬆一口氣,做手術就像打仗一樣,經歷過生死大戰的人不管是臨戰經驗還是臨戰心態完全不一樣。

心跳恢復,何主任繼續進行手術,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腫瘤終於完整地切下來,當腫瘤拿出來的那一刻,何主任整個人都得到了昇華。

腫瘤拿出來被送到病理科做病理檢查,何主任做最後的止血檢查,發現沒有什麼異常,開始擺放引流管、關胸,這臺手術終於完工。

此後,何主任在全國乃至世界上的學術地位又上了一個臺階,三博醫院的胸外科也跟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沒事的話我先回去了,我那邊今天手術也比較多。”楊平準備撤退。

“辛苦了!”

何主任對楊平感激不盡,多麼接地氣的大佬呀,誰會想到這個已經獲得諾獎的年輕天才居然會給他站臺,他每次輕輕鬆鬆往這裡一站就是一根定海神針,讓何主任膽子大了很多。

但是不是每個科主任都會這樣好學,其實這是正常的,比如高中一個班,老師隨時免費為每個學生解答疑難問題,但是總是少數好學的同學才會去問。在醫院也一樣,即使有楊平這樣的大牛級人物,也還是隻有高主任、何主任、方主任等等這些積極主動的主任才會與楊平靠攏,得到楊平的幫助,其他主任還是進步緩慢,甚至有些原地踏步。

比如脊柱外科的秦主任,脊柱外科一個年輕的博士文中非常好學,但是在科室常常受到秦主任的排擠孤立。文中自己平時在外研所這邊觀摩,將脊柱側彎矯形學得像模像樣,手術技術基本成形,但是秦主任一句話:年輕人經驗不足,取消了文中的手術許可權。這事被鬧到韓主任那裡,韓主任不得不將文中調到外研所學習一段時間再做打算。——從外科大樓的手術中心出來,楊平趕往外研所,走到一半路程的時候接到夏院長的電話,楊平立即轉道趕往夏院長的辦公室。

夏院長拿出一份醫院改革的方案,讓楊平幫忙看看行不行,楊平皺皺眉頭,這些行政管理可不是自己的擅長領域。夏院長說:“這是草案,就是幫忙看看,從一個醫生的角度提提意見。”

楊平瀏覽一遍,大概看懂了這份改革方案的大概:其一,賦予全院職工大會權力,院長副院長均由職工代表大會推選出來。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