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對方。

幾人迅速下了馬車,在幾個小廝圍護下回到屋子,關上門,只聽到院外利劍地撞擊聲,聲音裡都能感受到雙方打的很激烈。

姨母鼻尖上也滲出細汗,看著趙惟明,聲音裡有些顫抖,“你祖母派的暗衛?”

趙惟明點點頭。

“不知道你祖母會不會讓你參加殿試,你長的太像你父親了。萬一你祖父知道該如何呢?”

“祖母既然讓禮部推舉我們參加春闈,也定讓我們參加殿試的,該面對的,遲早要面對的。”

“我有些擔心。”

“姨母,不用擔心,我能接受所有的好的還是不好的,我只想用我的能力站在朝堂上,如果沒有能力站上,我也會拼盡全力為我娘報仇的。”

姨母摟住惟明,你娘和你三嬸孃是閨蜜,偏偏她倆都出事,讓你們揹負這份責任,難為你們了。”

趙惟明拍了拍姨母后背,“不要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一個時辰後,打鬥聲漸漸沒有了,片刻,進來一位小廝,走到趙惟明身前,恭敬的拱手道,“主子,已經盡數殺死,便毀屍滅跡了。”

靜姝一看便是曾經見過的趙惟明的車伕。

趙惟明揮了揮手,“下去吧。今日起晚上多安排些人手輪流值守。”

小廝拱手,“是。”便出了屋子。

謝子洲看著趙惟明,“你這身份不簡單,還有這麼多暗衛。”

“不久便知道我的身世了。”

次日,晌午,姨夫在柴房架好了爐子,肉也弄好了,三個少年和一位少女便在柴房烤起了肉,時不時分享著自己寫的策論,靜姝也隨機將自己想法說出來,幾人開心的討論著,姨夫看著四人滿臉掛著笑意,談論不完的內容,拉著姨母出來,“我們回屋吧,讓他們放鬆放鬆吧。”

二月底,康城發生了地震,那位送缸的小廝又來到姨母家,恭敬的對趙惟明說家裡祖母吩咐,讓他駕車帶幾位公子去康城,讓公子們瞭解下災情。

姨夫當日架著馬車帶著靜姝、趙惟明、謝子洲,趙景瑞趕往康城。

康城城門附近,搭著十來個帳篷,府衙放糧救災的棚子也在其中,幾人看到,災民們正排隊領飯食。

姨夫駕車進了城裡找了客棧,下了馬車,對著靜姝和趙惟明,“你姨母囑咐我們不能找府衙把我們的物資捐出去,讓我們私下給災民,你們想想怎麼給?我們在客棧吃個飯,把行李放下,就去買些捐贈的物資,還有藥材。”幾人點了點頭。

店家看著進來的幾人,隨即走上前,客氣道,“幾位客官,樓上幾間雅間已經沒有了,你們坐大廳如何?”

姨夫隨手坐在身邊的桌子旁,“無礙,掌櫃給我們上一籃子饃饃,三道素菜就行,就是麻煩快些,還有我們要兩間客房。”

“好了,馬上就給您準備,”掌櫃說著給幾人上了茶水,便進了後堂。

大廳加上他們就兩桌人,另一桌的四人向姨夫這桌瞅了一眼,便低頭繼續吃飯了。

沒一會,菜和饃饃就上來了,趙惟明看著掌櫃準備離開,開口問道,“康城地震嚴重嗎?”

“一聽你們口音就是外地的,城周邊的一個村莊比較嚴重,其他村莊和城裡無礙,這個村莊的很多房子都震塌了,府衙臨時在城門外給搭建了帳篷,沒家可歸的人都暫時住在帳篷裡。你們進城也能看到。”

“傷亡如何?”

“這個不知道,府衙沒有資訊放出來。不過城門外領飯的災民,聽來的客官說傷殘還是很多的。”

“那朝廷是否開始給災民修繕房屋了?”趙惟明問道。

“這個沒聽說,也沒見修建倒塌的房子。二樓雅間都是從康城和帝都過來的官員正在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