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又問起了牆的事。
從卞老闆的口中得知,土是從下游拉來的,夯土牆需要用沙子石灰來加固,而沙子就是從附近的挖砂廠買來的,由於最近查得嚴挖沙廠也早就倒閉了。
聽了卞老闆的話,張國忠更覺得這塊玉片大機率就是馬思甲老爺子的遺物,而自己兒子身上的也極有可能就是老爺子。
“咋不見那個年輕人出來了捏?”
卞老闆也是個話癆,問起了張毅城的事。
“哎,我是孩子的父親,這位是他大爺。”
張國忠一指身邊的老劉頭。
“我倆就是為了孩子的事來的,我兒子昏迷了。”
“昏迷,咋回事呀?”
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卞老闆,卞老闆先是一愣,並沒有在意自己牆的問題,而是問起了玉片。
老劉頭從口袋裡拿出了玉片,遞給了卞老闆,卞老闆看了一眼大驚失色,把自己的媳婦也叫了過來。
“老蒯,你看這玩意是不是那個胖老頭帶走的那一片?”
卞老闆的媳婦接過了玉片,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搖了搖頭。
“那個老頭拿走的半片有一小塊黃,這塊沒有,不過這個看起來應該是另外半片。”
卞老闆這才長出了一口氣,一揮手,他媳婦又到廚房裡忙活去了。
“卞老闆,你見過這玉片?”
老劉頭問。
“我想我知道你兒子是為啥昏迷了。”
之後卞老闆便說起了一件陳年舊事。
事情還要從四十年前說起,那時候的卞老闆才只有七八歲。
當時正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卞老闆的老家是在東北的一個貧困村莊裡。
·當時由於天災,食物十分的匱乏,城裡還好由於有補助,起碼還沒到餓死人的地步。
但卞老闆所在的農村就不一樣了,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為填飽肚子而犯愁,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在當時顯得格外的正確。
一開始由於各家還有點存糧,雖說艱苦但還能活命,但時間越久食物就越少,不少的村民開始另想辦法,上山挖野菜,打獵或者掏田鼠窩。
你不要小看田鼠呀,一個能折騰的田鼠窩裡有個三五斤的糧食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好運找到一個,一家人三五天的飲食問題就算解決了。
由於當時的卞老闆年齡小,上山實在有危險,於是便和村裡的另外一些半拉小子負責掏田鼠窩。
前幾天還有不少收穫,貌似是由於挖的太多田鼠也學得滑頭了起來,有糧食的田鼠窩越來越少。
這些破小子就不得不往更遠的地頭尋找。
俗話說的好,人多的地方老鼠多,你往遠了找雖說搜尋面積變大了,但找到田鼠窩的機率卻變小了。
由於當時的卞老闆年紀小,就被幾個大孩子分去了更遠的地頭。
起初卞老闆還不同意,當一個叫二蛋的孩子王舉起拳頭後,卞老闆也只好乖乖的拿起小鏟子去了靠近山的田地。
果然就像前文說的一樣,卞老闆彎著腰撅著腚從早上九點一直忙到太陽落山,一顆棒子粒也沒挖到。
就當卞老闆抬起頭撿起鏟子和巴斗,想往家走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一開始卞老闆只是找了一塊離那些大孩子遠一點的地頭挖,但起碼還能看到村莊的房子,但隨著越走越遠,卞老闆此刻已經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了。
眼瞅著天就快黑了,卞老闆隨便找了個方向就開始狂奔,但是越跑越覺得身邊的場景陌生。
跑到最後,卞老闆的面前出現了一片樹林子,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黑壓壓的樹林子被夜風一吹顯得格外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