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楚家強等人歡歡樂樂吃團圓飯的時候,前來楚家寨過年的那些遊客同樣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著這別具地方風情的年味。

“不是說南方過年都要吃餛飩的嗎?楚家寨怎麼就沒看見?”一個青年詢問他的爺爺,這是他們家第一次到外地過新年,感覺十分新鮮。楚家寨這裡的新年氣息,讓他們親身體驗到農村的味道。

之前,他就聽說,南方人過年都喜歡吃餛飩。他們北方則是喜歡吃餃子,在餃子裡面放硬幣之類。

傳說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呵呵!也不是一定的,每個地方習俗不一樣,儘管都是南方,但不同省、市,甚至鎮,他們的風俗都會有很大的差別。這裡明顯就是古客家人的移居點,很多習俗還都殘留著古老客家人的氣息。”年逾七旬的老人家微笑道。

他聽這裡人的口音,就知道這裡的人從何而來。楚家寨村民的口音跟所謂正宗客家話有點不大一樣,但他卻知道,這些客家話的口音其實才是最純正的,保留著客家人古老的音符。

實話說,客家人算是中國最古老的的幾個族群之一,他們創造了無數的奇蹟,是一個十分優秀的種族。

同時,這也是一個流浪的族群。在秦朝開始。他們就不停地搬遷。也可能因為這樣,很多地方都留下他們的足跡。也被稱為漢族在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粵省文化的重要支流。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故有濃厚的丘陵文化,客家人也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當然,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粵省的梅.州則因其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區之一而被宣傳為“世界客都”,粵省的河.源則被稱為千年“客家古邑”。

絕大部分的客家人不知道。其實“客家”兩個字一開始是個貶稱,一開始被其他民系成為棚民。大家也知道,住棚的人都可能比較窮。因此,那時候,客家人有可能被人看不起。

然而,卻以引為榮對此稱謂有著很強烈的認同感。故此一直自清末民國初很多棚民人自認是客家人,而自己的語言就叫做客家話。

“客家人可真多,哪裡都能看見。”老人的孫女開口道。

她現在還在大學進修,班裡面就有不少的客家人,他們一旦碰上。陌生人也會很快成為老鄉一樣,讓她覺得十分神奇。

“我們漢族七大民系。那個不多人!呵呵!你這丫頭!”老人笑道。

就拿他們北漢民系來說,人數比起客家人不逞多讓,甚至更多。只是他們沒有那麼分散,比較集中。

七大古老民系各有優點,說不上誰比誰好,都是一個漢族,幾乎支撐起整個中華大地,這就是他們的驕傲。

或許,很多人對七大民繫了解不多,比較同屬漢族,有時候不用分得太清。

“漢族七大民系?有哪七大?我們屬於哪個民系的?”剛才那個小夥子追問道,似乎很感興趣。

“七大民繫有南漢民系、北漢民系、江浙民系、福佬民系、贛江民系、湖湘民系跟客家民系。我們屬於北漢民系,主要分佈華北、華中跟西南。七大民系,除了客家民系,其他的大本營都比較集中,只有客家人到處都是,大本營也是經常變。”老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