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德!這個妮子比我還要狠毒,連爹媽都捨得下,就為了個張松?”

“她有病吧?她是不是有病啊?”

聽到這個訊息,張茂才氣急敗壞,難以理解,為了讓王倩聽從,他是威逼利誘全用上了。

一方面給了她不少錢和物資,還許諾成功之後,左膀右臂的地位。

另一方面,毫不掩飾地看住了她的父母。

王倩要執行的計劃,需要相當的自主性,也不可能綁著她。

想著不管是為了過好日子,還是為了父母安全,她都沒有背叛的理由,哪知道,行動剛開始,這死妮子便跳反。

“張松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魅力?”

時刻關注情況的高淑琴不光難受,還有點惘然,她是心理學教授,自認為用精神虐待的方式廢了張松。

結果張松卻崛起了,逼得她和張茂採用野蠻手段。

從心理學的角度,這種被精神虐待過的人,會極度地自卑,還會有迴避型人格障礙。

所謂迴避型人格,本質上就是全面的自我否定,在社交上,會自我壓抑,不敢去交朋友,也不敢去相信別人。

遇到事情,本能會覺得自己不行。

對負面的評價極其的敏感。

這種人就算成年了,也會時時刻刻的出現害羞,孤獨,害怕和人接觸,害怕陌生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

迴避的終極目的,是迴避幸福!

患者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所以會用各種看起來奇怪的方式,破壞自身的幸福。

慢慢發展下去,最終走向心理學所說的,自我毀滅!

如此自卑,敏感,害羞,自我毀滅傾向的男人,是不可能有任何魅力可言的。

他們就算追女孩,也不敢真的追上,會把自己放在舔狗的卑微位置。

一旦女孩對他表示好感,或者答應他的追求,那他只會逃跑。

只有迴避幸福,他才會感覺到安全。

就好像蛆蟲只有待在糞坑裡,才會覺得安全。

根據心理學精神虐待模型,高淑琴已經完全地灌輸給了張松,自我毀滅程式,現在張松不光強大,還有魅力,讓她難以索解。

更可氣的,張松還不是一般的有魅力,竟然讓王倩這樣的心機綠茶婊放棄父母,也要保護他。

張松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是越來越好奇了。

“柏文,眼下只能靜觀其變。”

“第一,你要看好唐怡靜,絕對不能讓她逃掉。”

“第二,派出人手,密切注意周圍的動靜,一旦有什麼異動,殺掉唐怡靜,所有人隱蔽起來。”

“這次行動也許無法成功,終究會讓張松難受。”

“他不是看重愛情,他不是痴情嗎?”

“不敢為了愛情冒生命風險,這對他,會是一種心理打擊。”

“至於他的報復,你放心,我已經讓人把你家保護起來了。”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張茂才非常老辣地安排著下面的行動。

反正不管怎麼樣,張松總是失去了自己的女朋友。

這一回合,他總是佔便宜的。

……

紅葉小區,一個兩室一廳裡,梁滿倉嚴肅焦灼,王倩淚流滿面:

“滿倉哥,你說我該怎麼辦?”

“是救我的爸爸媽媽,還是救我愛的那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