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強留人,問國祚【求追讀】 (第3/3頁)
帶著大明橫推諸天下載 靈靈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世看來,大明是要強過趙宋不少的。”
“此話怎講?”
劉寬道:“先說國祚,後世史學家以‘靖康之恥,趙構南渡’為分界線,將趙宋分為北宋、南宋,享國都只有一百多年。”
“再說國土,即便趙宋國土最廣時,也不如現在的大明,更不如將來的大明。”
“最後說名聲,南北宋加起來有三百餘年,一直沒能收復漢唐故地,甚至連燕雲十六州這種漢人固有的地盤都沒能收回來。”
“而且趙宋先後敗於遼、西夏、金、蒙古,一直在失地賠款,嗯,也就是給歲幣,最後更是為胡元所滅,亡漢人江山。”
“大明在後世則有‘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名聲,這種骨氣被後世很多人喜愛。”
劉寬說到這裡停下來。
朱元璋、朱標則一時出神。
‘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心裡唸叨著這兩句話,朱標不自覺地就被感染,熱血沸騰。
朱元璋卻是皺起了眉頭,道:“‘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倒還好說,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似乎並不是好話吧?”
朱標一聽,也反應過來了。
大明國都在金陵,若是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境地,豈不是有亡國之危?他看向劉寬。
便見劉寬點頭,道:“後一句話,確實是由大明的兩次亡國危機總結出來的。”
“而最後半句,君王死社稷,說的便是大明最後一位正式皇帝,崇禎帝朱由檢。”
“農民軍破北京城,他來不及逃跑,便殺了後宮嬪妃和幾個女兒,在煤山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殉國。”
說到這裡,劉寬又停下了。
朱元璋、朱標則都緊皺起了眉頭。
因為劉寬這幾句話中蘊藏的資訊很不簡單。
朱標先脫離思考,道:“劉公子說農民軍破北京城?難道我大明後來遷都了?這北京是哪裡?”
劉寬早已想要了什麼要說,什麼不能說。
而“靖難之役”他遲早要說的,所以遷都之事也不值得隱瞞。
聽朱標問,他便道:“北京既故元大都、北平,幾十年後,大明遷都於北平,同時設金陵為留都,後世分別稱之為北京、南京。”
朱標得到答案,便思考起故元大都作為大明都城的利弊來——他知道朱元璋有遷都之意,只是一直沒確定好遷哪裡。
還沒等他想明白,便聽朱元璋道:“你說那崇禎帝名朱由檢?”
求收藏,求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