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橋上有感,六合知縣【求追讀】 (第2/3頁)
帶著大明橫推諸天下載 靈靈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寬目光從雕像上收回時,眼神變得堅定。
‘等過了江夜宿時,我定要寫一份奏章,讓老朱准許百姓透過橋面公路過江!’
在劉寬想著心事時,頭一次登上大橋的吏員沈璘等人卻是瞪大了眼睛,左右觀望,只覺得什麼都稀奇。
待到了橋中央,望著濤濤江流從腳下奔湧而過,作為國子學諸生翹楚的沈璘更是激動得面色通紅,幾乎想駐足於此,賦詩一首。
可惜劉寬、周韜都沒有停留的意思,沒給他這個機會。
即便如此,沈璘再看向劉寬時,目光也越發的熾熱了。
在科技司這幾日,他已經模糊知曉,劉寬乃是隨這跨江大橋、鐵路一起忽然出現於大明的異人。
那時他便覺得追隨劉寬沒有錯。今日能跟隨劉寬登上這猶如奇蹟的大橋,他更覺當日明倫閣外的選擇是對的。
待他隨劉寬打造出大明第一輛火車,奔行於那兩千餘里的燕滬鐵路上,說不定還能名留青史!
···到了橋北段。
劉寬進入由明軍把守的北橋頭堡觀看了一番,發現這裡同樣空無一物——明軍雖在把守,卻並未將其當做營房,而是在外面宿營。
橋北段的公路比南端要短,才一里多長,也由明軍封禁著。
至於鐵路卻是延伸向滁州,只看與大橋連線的這一段,倒是完好無損。
其他地方的鐵路具體情況如何,劉寬就不知道了,也不準備現在就去檢視。
一行人在浦子口乘坐水師舟船,順流而下,沒多久就到了六合縣的江北渡口,也是滁水與長江交匯之地——瓜埠。
大明建國十幾年,瓜埠已成為一個繁榮的渡口鎮子,舟船往來不絕,車水馬龍。
搭載劉寬等人的水師舟船卻並未停留,逆滁水而上,往六合縣城方向行去。
這一段水路雖不如浦子口到瓜埠長,卻因逆流走得更久。
劉寬注意到,順流而下的舟船中,不少吃水頗深。
便問:“這些舟船上載的應該都是六合出產的鐵料、鐵器吧?”
隨行人員中也就原隸屬於工部的鄭智良對此最為了解,聞言笑著答道:“劉副郎慧眼,確實如此。”
劉寬又問:“你可知如今六合一年能出產鐵料多少斤?”
鄭智良搖頭,“此乃機密,卑職不過一小吏,屬實不知。”
劉寬不再追問。
老朱給他的許可權極大,事,他到六合後問問鐵場的主事官員,又或者待回京師後調工部或兵部相關資料查閱,都能獲知。
趕在午時之前,劉寬一行人便到了六合縣城。
城外碼頭邊。
主事王不群已帶著一群官吏等候多時了。
瞧見劉寬從水師舟船上下來,他和另一位青袍官員立馬上前迎接。
“六合知縣陸直見過劉副郎。”
不用王不群介紹,青袍官員便能自報了身份。
劉寬還禮,“陸知縣有禮了。”
陸直笑著道,“本縣已備下薄宴,為劉副郎接風洗塵。咱們便一起入城,直接去酒樓吃飯如何?”
劉寬聽了略感詫異,心道:老朱還在,這京師腳下的地方官就敢借著迎來送往之便吃喝了嗎?
他心中不解,也無意享受那口舌之慾,便道:“本官此來只為公事,無意叨擾地方,還是去驛館用餐歇息吧。”
陸直笑容微僵。
六合臨近京師,他對朝中訊息可靈通得很,知道這位劉副郎乃當今紅人,這才動用私房錢備下酒宴接待,沒想到劉寬竟不應。
這不僅讓他巴結的主意落空,面子上也有點過不去。
他又勸道:“都快午時了,宴席又已備下,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