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前,自己燒水。

事實上,若非場上規矩不許,他們都想自己做飯吃。那樣不僅能吃飽,興許還能餘下一些帶回去。

灶火燒水快,待同鋪的十人都簡單洗漱完,又用打來的水隨便洗了幾件衣物,陶甕裡的水也燒開了。

張七八將之倒入兩個乾淨的木桶中,又重新倒了井水燒上——他們有十個人,又多幹的是力氣活,一日要喝的水可不少。

向灶裡添了幾根柴火,估摸著恰好能將這兩罐水燒開,張七八就帶著同鋪工匠去公廚吃飯。

早飯是一碗粗粒的雜糧粥,和一勺寡淡的鹽水煮菜,看似不少,可相較於他們交上去的口糧、食鹽,這點飯菜並不算多。

最初張七八等人為此跟管公廚的雜吏爭執過,但公廚總有各種理由,讓他們明知吃了虧卻無法反駁。

他們也曾想過上報鐵冶所大使,但聽說那雜吏是副使的外甥,就洗了這心思。

人離鄉賤,他們不敢為這點事得罪鐵冶所的副使。

只要那雜吏做得別太過分,他們忍幾個月便過去了。

吃罷早飯後,一行人便去磚窯幹活。

張七八、張大牛叔侄都是燒窯的工匠,既會燒磚,也會燒陶瓷。來這六合鐵場服役,除了燒製蓋房用的青磚、瓦片,主要便是燒製修補鍊鐵爐用的火磚。

本來這活兒並不算太重,但上面卻不給配足人手,他們這夥人便大多數時候都累死累活的。

今日干了不到一個時辰,張七八便見幾位青袍、綠袍的官老爺,在幾個小吏、幾十個官軍的簇擁下往這邊走來。

張大牛幹活本就不專心,見此便低聲道:“二叔,好像是昨天來巡視時免了我們跪拜的那位官老爺。”

張七八低喝道,“別東張西望的,老實幹活兒!”

很快,那官老爺一行就來到了這處專用於燒磚的場地。

隨後幾個場上的小吏奔過來,大聲吆喝道:“都別幹了,聚到那邊去,劉副郎有話要講!”

六合鐵場雖大,但因為已經建成,日常修修補補需要用到的火磚、青磚等並不多,故而這裡只有五座不大的磚窯。

每個磚窯都由十名燒磚工匠負責。

也即是共有五十名燒磚工匠。

聽到小吏吆喝,張七八等五十人便或快或慢地聚集到了小窯場前的空地上。

隨即便見那個年輕的青袍官老爺,操著一口古怪的官話,大聲說道起來。

“諸位,我知你們都是燒磚的工匠,不僅能燒青磚綠瓦,還有能燒火磚、琉璃瓦的。”

“前日我們科技司王主事,前來詢問,誰願試燒一種新型火磚,你們無人答應。”

“你們誰能告訴本官,為何無人答應?”

聽了這話,眾燒磚見匠神色各異,卻都不坑聲。

不過張七八卻聽見站他背後的大侄子小聲嘀咕,“這官老爺怕不是傻的,沒好處卻容易擔責的事兒,哪個樂意幹?”

張七八雖心裡也是這麼想的,可還是想踹大侄子一腳——這個不怕死的,要是讓官老爺聽見了可怎辦?

接著便聽那青袍官老爺道:“你們不說我也知道,不就是覺得沒好處還容易擔責嗎?”

“原來這官老爺也不傻啊。”張大牛又嘀咕。

那官老爺則忽地提高聲音道:“今日本官在此向諸位鄭重承諾,有哪位工匠願意主持此事,不論成不成功,皆獎勵十貫錢!”

“若能試製出新型火磚,獎勵三十貫!另外,只要按本官吩咐辦事的,哪怕失敗,也絕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聽到這一番話,原本沉默的燒磚匠們頓時騷動了。

張大牛拍了拍張七八的肩膀,激動地道:“二叔,成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