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崧的話,後面柳延、鄭智良、趙文遠三人臉色頓時變得頗為難看。

劉寬則是驚愕。

他知道此時一些人輕視胥吏,卻沒有想到劉崧會當著幾人的面說胥吏卑賤,說他們過來招收胥吏是作踐國子學學生。

蘇銓同樣意外於劉崧的怒斥,他皺起眉頭、收起了笑容,道:“本官前來公幹,劉司業如此打斷本官話語,難道不覺失禮嗎?”

劉崧冷聲道,“爾等欲作踐國子學諸生,何需對爾等講禮?!”

蘇銓眸光變冷,“看來劉司業是想罔顧聖諭,阻撓我等公幹了?”

劉崧正要說什麼,李敬卻是喝止了他,“劉司業且退下,聽蘇郎中把話說完,再做定論。”

劉崧並沒有就這麼退下去。

他哼道:“我倒要聽聽他們有什麼高論,居然妄想招國子學諸生為胥吏。”

“即便礙於聖諭,我不能阻撓爾等,但相信絕不會有一個學生會答應去做那什麼科技司的胥吏。”

“除非爾等不要臉面,再去向陛下請旨強行徵召諸生為吏。”

“但我想陛下英明神武,絕不會任爾等如此胡作非為!”

說完這番話,劉崧才做樣子後退一步,閉了嘴。

蘇銓並沒有再針對劉崧的話辯論什麼,而是對李敬道:“我科技司此番招募的都將是名錄吏部的經制吏。”

“且待這些吏員熟悉我科技司事務後,會從中擇取部分有功者,或能力卓著者,擢升為官員。”

“我科技司雖是新設,但肩負打造火車等諸多要事,前途廣大。諸生若有才能,入職科技司絕不比走舉薦入仕途差。”

“懇請祭酒召集諸生,講明這些,好讓諸生自己做出選擇。”

李敬微皺著眉頭,稍稍沉思後道:“既有聖諭在,我可以為科技司召集諸生,但請他們入職科技司為書吏之事,還是蘇郎中自己去說吧。”

蘇銓本就沒奢望李敬真能幫科技司向諸生說好話,方才那麼請求,不過是預防李敬推拖,留下拉扯餘地而已。

於是點頭道,“好,便我自己說。”

“馮學丞,派人將諸生都召集至明倫閣前,就說朝廷有事需要他們襄助。”

“是。”

學丞馮諒倒沒有如劉崧般多說什麼,應了聲,便去找人辦事了。

李敬又道:“召集諸生雖只需要半個時辰,卻也不算短。蘇郎中不如到堂內坐下,喝杯茶水。”

“也好。”蘇銓點頭同意了。

雖然剛才與司業劉崧發生爭執,但召集諸生既需要那麼長時間,他們不可能在院子裡乾站著,坐下來喝杯茶是不錯的選擇。

洪武朝的國子學規矩還是頗為嚴厲的,除京師本地學生外,其他學生都寄宿於國子學內,平日裡無事不得外出。

至於說像後來一樣,到青樓去喝花酒,查出後更是會被嚴懲。

正因此,李敬才說只需半個時辰召集諸生——若學生們不再國子學內,而是有溜到城內各處玩耍,或乾脆出京師旅遊的,便絕非短時間內能召集齊的。

劉寬卻對這半個時辰吐槽不已。

‘這要是在後世大學,一個廣播,最多半個小時就能召集全校師生。’

‘要是在寄宿制中學,十分鐘就能召集全校師生。’

‘這國子學卻需要一個小時,看來諸生入學時肯定沒有類似軍訓的課程。’

再加上祭酒李敬的淡漠、司業劉崧的憤怒抗拒,劉寬對從國子學招募到合適吏員已不報多大希望了。

尬坐快一個小時後,學丞馮諒終於進來,道:“祭酒,除十數人因故請假不在國子學,其他學生都已聚到明倫閣外了。”

李敬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