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瞭解火車相關原理,怕是事情都辦不明白,是該多琢磨下第一份會議記錄。”

聽了這話,一些沒抄寫第一份會議記錄的,也準備會後找柳延抄一份,多加琢磨。

“諸位既瞭解火車之事,我們就直接進入會議正題。”

“打造火車是一個大工程,因此,我預備將其分為四個專案同時進行,以縮短完成整個工程所需的時間。”

“這四個專案的名稱初步定為:鍊鋼、動力、車廂、煤炭···”劉寬正要將四個專案展開來說說,一位儀鸞司小旗忽然來到廳堂門口。

“蘇郎中,鷹揚衛總旗帶來一人,說是蘇郎中託親軍尋找的郭天問。”

“哦?這麼快就找到他了?”蘇銓頗為驚喜地站起來。

劉寬也露出意外神色。

須知,這年頭可不像後世有網路、很多地方都有攝像頭——郭天問若沒呆在戶籍所在地,而是外出遊歷,即便朱元璋下旨尋找,也會如同大海撈針一般。

結果兩三日不到便找著了,屬實是好運氣。

隨即,蘇銓便對劉寬道,“劉副郎,這郭天問頗有點恃才傲物,如今被親軍強請過來,怕是會有些不滿,不如你我去迎一迎,好消除其心中芥蒂?”

劉寬一笑道,“只要他如蘇郎中說的那般有才,我便是出城十里相迎都情願。”

在蘇銓之前的介紹中,這個郭天問完全就是個集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於一體的怪才,讓劉寬既期待,又怕蘇銓言過其實。

好在眼下終於要見到真人了。

這郭天問是騾子是馬,很快就能知曉。

蘇銓、劉寬既出去迎人,其他官吏自不會踏實地呆在廳堂,於是也都跟了出來。

出了科技司院門,劉寬便瞧見一個男子正仰頭盯著“科技司”的匾額,若有所思。

這男子三十幾歲的樣子,一身粗布長袍,身材略顯高瘦,髮絲有點凌亂。

待其看向科技司眾人時,可見其神態平靜中帶著疑惑,絲毫不見蘇銓所說的不滿之色。

蘇銓快劉寬一步,滿臉和煦笑容地迎上去,邊揖禮邊道:“本官科技司郎中蘇銓,因聽蘇子玉提過考之(郭天問字)的大才,故請陛下派人尋找。若有得罪之處,還望考之見諒。”

郭天問也不還禮,直問:“蘇郎中為何尋我?”

蘇銓對郭天問的失禮並未不滿,卻也算更瞭解這人脾性,便也直言:“跨江大橋及鐵路現世後,陛下便設立了這科技司,讓本官輔助劉副郎打造火車。”

“此事需一工造大才,本官思及所識之人,唯有考之最為合適,故而想請考之入職科技司,與我等共成大事。”

聽了這番話,郭天問先是眼睛一亮,隨即連連發問。

“火車為何物?”

“劉副郎又是哪位?”

“我若入科技司,可否上跨江大橋上看看?”

劉寬也看出郭天問是個“真性情”之人,情商不怎麼高的樣子,但是否有工造大才,卻還看不出。

他站出來道,“我便是副郎劉寬,至於火車為何物,閣下入職科技司便可知曉。”

“閣下要去大橋上看看,也只是我一句話的事。不過,能否留在科技司,就要看閣下是否有真本事了。”

郭天問眨巴了下眼睛,隨即點頭,“好,我入職科技司——你們要如何驗證我的本事?”

劉寬不禁看向蘇銓,眼神怪異。

意思很明白:他的恃才傲物呢?我怎麼沒感覺到。

蘇銓尷尬一笑。

他也算看明白了,這郭天問既到京師,多半是見過那跨江大橋和鐵路了。

以其為人,此時怕是對鐵路和大橋都十分好奇,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