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錦衣衛情報局所撰寫的這份情報奏本內容不少,朱元璋一目十行地翻看著。

看完後一陣沉默。

就在殿內毛驤、李貴等人都感受到明顯的壓力時,朱元璋忽然一笑,“百姓愚昧,不明火車執行之理,說些荒唐話倒也能理解——待騶吾號回京,這些謠言便會不攻自破。”

聽見這話,毛驤、李貴都心裡一鬆,也有點意外。

按他們對這位的瞭解,哪怕明知百姓不是故意造謠,也可能進行嚴懲,以儆效尤。

如今卻輕拿輕放,讓李貴、毛驤都覺得朱元璋行事作風略有改變。

然而兩人這口氣才松完,便聽朱元璋接著道:“在火車之事定下來前,錦衣衛還是要加強對京師坊間輿情的監聽。”

“一旦察覺有人故意造謠、傳謠的跡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偵查出源頭!”

毛驤拱手應道:“遵旨!”

···日暮。

劉府。

劉寬以頗快的速度吃了晚飯,漱了口,便由夏荷、秋月幫著繫上披風,準備出門。

朱蕙蘭道:“夜裡寒氣深重,夫君還是換上大氅吧——桃夭,去將中秋節宮裡賞賜的那件黑色貂皮大氅拿過來。”

吩咐完桃夭,她又親自盛了碗老母雞湯遞給劉寬。

“夫君這幾日忙得腳不著地,要注意保養身體。這雞湯用了老山參,很是滋補,夫君再喝一碗吧。”

“我才漱的口。”劉寬有點無奈,但還是接過湯碗,一口乾了,然後再次漱口。

朱蕙蘭微笑了笑,柔聲道:“坊間有些不好的傳言,夫君切莫放在心上。火車之事準備那麼久,妾身相信此番定會一舉功成。”

劉寬本就擔心這次火車首發會出事故,偏偏這兩日坊間還冒出些不好的謠言,自然讓他心裡壓力更大——他吃過晚飯就要去火車站,便是希望第一時間得知火車安全回京的訊息。

朱蕙蘭的話多少有點安慰作用。

劉寬聽了露出些許笑容,道:“那便借娘子吉言了。”

這時桃夭拿來了貂裘大氅,劉寬繫上便大步出門。

來到火車站大樓二層,他發現蘇銓也守在這裡。

“此處由下官盯著便可,蘇郎中何不回家休息?”

蘇銓這幾日也沒睡好,又是四十幾的人,此時狀態自是遠不如劉寬。

蘇銓聞言苦笑,“火車沒回來,我便是回家也睡不著,倒不如呆在這裡安心。”

劉寬道:“那邊有休息室,裡面有床,蘇郎中既不願回家,不如去裡面小憩一陣。”

“也可。”

蘇銓去休息了。

火車站剩下值夜之人都是小官、吏員,沒誰敢過來跟劉寬閒聊,他便站在大窗戶邊,呆呆看著外面的鐵路。

火車站一帶,鐵路每隔十步便設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柱,上面掛著兩盞大紅燈籠,燈籠上則又貼著白色的“禁”或“止”字。

在紅燈光的映照下,鐵軌冷光幽幽,很有種以二十世紀初為背景的恐怖片氛圍感。

劉寬穿越時,後世祖國已經發展得很不錯,前途頗為光明。

於是他有時會想,他穿越來此,改變許多事,將這一時空的歷史推動得遠離原本軌跡,也不知六百年後這方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對這方土地和人民來講是好事還是壞事。

可若僅因畏懼未來會變壞的可能,就只做一個歷史看客,他是辦不到的。

更何況他穿越來的方式太過離奇和轟動,老朱父子也不允許他做個歷史看客。

所以,他只能在有生之年,盡力讓這片土地往好的方向發展···“劉副郎,太子殿下來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名在樓下值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