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楨對劉寬第一個建議倒是挺能接受的,可對於第二個建議卻是有些猶疑。

他道:“寧國公,這給與百姓二三十年的絕對使用權會不會太久?只怕會形成一個個的地方武裝啊。”

劉寬笑道,“楚王殿下多慮了,只要將一枚墾荒令所能圈佔的土地限制的小一些,比如說方圓三里到五里。這麼點地方,能形成多大的地方武裝?”

“若是一個家族用不同人獲取多枚墾荒令呢?”朱楨追問。

劉寬道,“首先陛下得出政策說明,一家只能獲得一枚墾荒。其次,下發墾荒令時還得加強稽核,避免有些人利用隱秘關係獲得多枚墾荒令的實際掌控權。”

“此外,剛開始殿下可以用獎賞、賜予的方式下發墾荒令,等到後面百姓熱衷墾荒,殿下便可以高價賣墾荒令了。”

“當然,不論怎麼做,肯定都是有一些隱患的——原歷史上,白頭鷹國從英國的統治中獨立出來,便是一大參考。”

“所以,該怎麼獲得‘墾荒令’政策的利益,卻不受其隱患影響太多,就得看楚藩後續如何治理了。”

朱楨聽完一時沉思起來。

沒過多大會兒,他便將這個問題壓在心裡,又問了些其他方面的事。約莫聊了一個小時,朱楨這才告辭,離開了皇宮。

劉寬也要離開的,卻被朱雄英叫住。

“老師,我這位楚王叔在歷史上是什麼結局?”

劉寬沒想到朱雄英會問這個,回憶了一下,才道:“應該算是壽終正寢吧。”

“哦?”朱雄英似乎有點意外,又問:“建文削藩、靖難之役他都沒事?”

劉寬道,“原歷史上楚藩算是強藩,但又沒有燕藩強,因此建文削藩並沒有先動他。等到後來燕王靖難,楚王也起兵在南邊策應,拖住了建文帝的一部分兵力。”

“也因此,楚王在永樂朝待遇還是不錯的,只不過也受到了永樂很大的限制,大約是在永樂二十二年病逝的吧。”

永樂二十二年病逝?

朱雄英回憶原歷史上的時間,默默計算朱楨的壽命,暗想:那就是大概活到了六十一歲?

回過神後,朱雄英又問:“你覺得楚藩如今的發展潛力如何?”

都聊到這裡了,劉寬哪裡看不出朱雄英對楚藩的提防?

畢竟朱楨算是海外諸蕃中個人能力僅次於朱棣的,論文治武功便是晉王朱棡都未必比得上,更別說其他藩王了。最主要的是,楚藩離大明本土近呀。

念及此處,劉寬道:“陛下,如今楚藩的領土大概與後世印尼國重疊了一大部分,卻又不如印尼國大。”

“而後世印尼雖算是南洋第一大國,可在全世界而言,勢力並不算強。其領土幾乎完全處於熱帶,又多為島嶼,發展上天然就受到不少限制。”

“因此,只要楚藩不能進入澳洲大陸,將來就算發展再好,藩國實力也是有限的。”

朱雄英微微點頭,也不知對劉寬的話信了多少。

“陛下若無別的事,臣便告辭了。”

朱雄英點頭。

待劉寬也離開了奉先殿後,朱雄英便道:“文垚,對楚藩之事你怎麼看?”

朱文垚如今已十六七歲了,準備今秋便進入軍中磨練。而過去兩三年的觀政,不僅讓他熟悉了大明的軍政事務,眼界得到了很大的開闊,心智也成熟不少。

他聞言稍稍思考,方道:“寧國公方才所言有一定道理,但兒臣沒記錯的話,那後世印尼之所以沒發展好,有相當部分原因是被歐洲人殖民太久,留下了不少問題的緣故吧?”

“因此,兒臣覺得朝廷對楚藩還是得多提防,適當的時候,甚至要進行一定的打壓,避免其國力提升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