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較大明後面的諸位皇帝而言,清朝確實沒出過一個明面上的昏君。”
“至於清朝如何亡的,這很簡單。”說到這裡,劉寬笑容不自覺地收了起來,神色變得冷峻,“因為它是以少統多的滿清,而非漢人王朝。”
“他們防漢人甚於防外敵,他們為愚昧漢人百姓,固步自封,故意漠視三千年未有之鉅變,以至於中國落後於世界強國,遭受百年屈辱···”
說到這裡,劉寬肚子忽然發出了咕咕聲,一下子破壞了氣氛,也讓劉寬從某種情緒中抽離了出來。抬頭,看日頭已接近中天,劉寬便道,“陛下,這滿清之事說起來不比大明之後史事短,不如咱們改日再說,如何?”
朱標覺得不好意思,正要答應。
朱元璋卻道,“咱已經讓皇后準備家宴,稍後就能去吃飯,也不差這會兒工夫。”
“自咱驅除胡虜,滅亡胡元,人都說‘胡無百年國運’。這滿清竟能享國近三百年,究竟是何來歷?”
劉寬只能解釋道:“滿清出自建州女真——嗯,建州女真這個名字現在應該還沒有,大約是陛下攻取遼東之後,給從高麗歸附的女真某部取的名字。”
“明末時,建州女真先吞併其他女真部落,後又融合部分遼東漢人、蒙古人,先稱後金,後改女真為滿,建立清國。”
“農民軍攻破北京後,清軍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幟入關,先後攻滅農民軍建立的大順、大西,後滅亡南明,一統天下。”
“清朝統治者收買漢人士紳、地主,又有大明等前代王朝的經驗可借鑑,自然能避免種種制度弊端,建立更完善的朝廷制度,進而享國近三百載。”
“原來如此。”朱元璋先是點頭,隨即就毫不掩飾地露出殺意,“建州女真···照你這麼講,該部原本不過是歸順於我大明的奴部而已,竟噬主而立,真是該殺!”
朱標則道,“這滿清能以胡人身份統治中原近三百年,倒也是異數。其以少統多,提防漢人是必然的。”
“不過,何為三千年未有之鉅變?又如何使中國遭受百年恥辱?”
中國一詞並非後世獨有,而是很早就有了。
明初大儒宋濂為朱元璋起草的《諭中原檄》中,開篇便寫道: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以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而制天下也。
所以,“中國”很早就用來指這一片華夏兒女棲息繁衍的大地。
劉寬並沒有回答朱標的問題,而是道:“殿下,此事說來比明清史事更長,咱們改日再說吧?”
“哈哈哈,”朱元璋暢笑了聲,道:“劉公子定然是餓極了,既如此,咱們便回宮吃飯!”
朱標則帶著歉意道,“是本宮心急了,劉公子莫要見怪。”
劉寬道,“我既留在大明,以後有的是機會聊後世之事,殿下不必著急。”
“那咱們回宮?”
劉寬在城門樓上又深深看了眼長江大橋,見它依舊跨立於大江之上,絲毫沒有“飛走”的跡象,便輕嘆一口氣,跟在朱元璋、朱標身後下了樓。
···因劉寬還是外臣,故馬皇后準備的這場家宴並未設在乾清宮等後宮宮殿,而是設在了專用於宴請臣子的“餐廳”,御廚西邊的大善殿。
出於對劉寬的好奇,馬皇后讓人知會朱元璋一聲後,便也出現在大善殿。
一行人見了面,朱標便熱情地介紹,“劉公子,這位是我母后。”
劉寬看了眼面前雍容華貴卻神色慈祥的半老婦人,便趕緊收回目光,躬身作揖道:“劉寬參見皇后娘娘!”
馬皇后待劉寬直起身後,噙著笑容仔細打量了一番,便道:“真是個俊後生,年庚幾何,可曾婚配?”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