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花生、金雞納樹等,深刻影響了人類歷史的演進···”

隨後,影片以土人對木薯的種植為切入點,講述了土人與雨林和諧相處的觀念,再進而上升到對環境的保護問題上。

“在今天,亞馬遜雨林也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威脅——大規模的農業活動,以及因全球變暖越演越烈的旱季火災,正在不斷蠶食著亞馬遜雨林的生命力。”“不過,近年來,包括巴西在內的雨林周邊國家,正在設立更多的雨林保護區。不斷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減少雨林開墾面積。”

“整個人類社會也在不斷擴大新能源的應用規模,主將逐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降低極端高溫乾旱事件的發生頻次,減少火災對雨林的破壞,讓雨林有機會自我修復···”

影片到這裡,便又在對亞馬遜雨林的俯瞰鏡頭中結束了。

對這樣一個離大明萬里之遙的地方的科普影片,眾人自然沒那麼多感慨。

至多是一些人感嘆兩句“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而已。

不過,朱元璋卻透過這個影片想到一些其他方面的事,只聽他嘆道:“這亞馬遜雨林竟然在後世還具有如此原始風暴,看來開墾難度相當大呀。”

劉寬道,“亞馬遜雨林在緯度上處於熱帶、亞熱帶地區且不說,而且植被茂密,季節氣候上或是乾旱或是水災,本就不太適合農耕。”

“因此,數千年來,也只有一些土人原始部落在其中生存,並未發展出生產力更高的國度。”

朱雄英則思考著道,“老師,我看這個影片,和之前不少影片,都相當重視環境保護。似乎是因為發展工業,對環境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那麼,咱大明是不是也該早些做這方面的準備?”

劉寬想了想,道:“發展工業會破壞環境是肯定的,尤其是在早期工業模式比較粗放的時候。但在早期肯定不能因此就抑制工業發展,只需做好規劃便可。”

“如今大明領土廣袤,完全可以透過好的規劃,將工業對環境的破壞降低到一定程度。”

“這樣,待將來工業、科技發展到較高的階段,便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損壞,甚至反哺自然——後世大規模植樹造林、改造戈壁沙漠、淨化河流,便是如此。”

朱雄英聽完點點頭,陷入了思考中。

其餘人,也就老朱、徐達、李文忠等少數人會思考這種關乎國家“百年大計”的問題,剩餘人甚至覺得方才的影片頗為無聊,也就那些稀奇古怪的動物、植物讓人頗感興趣。

隨後,幾人又議論了幾分鐘,朱元璋便示意劉寬播放下一個影片。

劉寬調出第二個影片後,依舊是先進行簡單的介紹。

“太上陛下、陛下,這第二個影片是講述後世非洲之事的。”

非洲?

聽了劉寬介紹,老朱、朱雄英等都提起了幾分精神,至於少數幾個有意到非洲建藩的皇子皇孫更是聚精會神起來。

當落款放好平板,第二個影片的封面及標題也顯露出來。

“為什麼非洲大區匹配機制這麼離譜?”【列國志59】

這標題讓眾人看得莫名其妙,好在影片很快開始。

只見一個後世年輕男子出現在影片中,伴隨著畫面切換出一些非洲相關的畫面,講述起來。

“阿明、博卡薩、蒙博託、卡扎菲,非洲擁有獨屬於自己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而gdp卻集體撲街。”

“2024年,非洲50多個國家,僅三個擠進了全球gdp排名前五十,剩下的都很拉,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一片,基本都在百名開外。”

“為什麼作為人類發源地的非洲,這麼多年還在黑鐵段位掙扎?主打一個菜雞互啄、誰也帶不動?”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