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以減緩病情惡化。”
朱雄英點頭,“如今也差不多是這麼做的。”
隨後,劉寬便辭別朱雄英、朱文垚,帶著家人離開了皇宮——朱元璋已經病成這樣,他們呆在旁邊並無益處。至於說照顧盡孝,有專人在還輪不到他們。
幾日後,到了八月初三。
這天早上,劉寬依舊是早早吃了早飯,然後在府門口等到了朱元璋的馬車,一起前往跨江大橋。
因為天氣炎熱,再加上朱元璋身體沒那麼好,這次劉寬並未與其同乘一輛馬車。
等到了橋上,朱元璋才坐著輪椅,由兩名宦官從車廂裡抬了出來。
等輪椅被放到地上後,宦官要推,朱元璋卻擺手道:“咱能走!”
他聲音頗大,眼神也比那日劉寬看望時明亮些,似乎今日精氣神不錯的樣子。
不過,他還是掙扎了一番才站起來。
劉寬見狀,忙過去攙扶住,朱元璋這回倒是沒拒絕。
兩人來到大橋欄杆邊,望著下面滾滾東去的江水,朱元璋忽然道:“《三國演義》那個作者叫什麼來著?”
“叫羅貫中。”
“他書裡那首詞寫的是真好呀。”朱元璋微眯著老眼感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不論是什麼人,又做成什麼功業,終究都會老會死呀。”
劉寬心裡嘀咕:這詞可不是羅貫中寫的,而是後面楊慎寫的。所以,老朱這是記劈叉了?
隨即,他口中道:“太上陛下,太史公留有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而後世也有一句類似的名言:有的人活著,可他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卻還活著。”
“太上陛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又治理大明二三十載,讓大明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遂成如今可稱日不落之帝國,功業彪炳千秋,即便仙逝亦必然為後人銘記。”
朱元璋一聽笑了,“你小子,如今當爺爺了,這馬屁倒是拍得越發順溜了。”
劉寬道,“臣是實話實說,並未拍馬屁。”
朱元璋並未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凝望著東去的江水,幽幽道:“劉寬,咱有時會在想,要是你沒來大明,咱大明依舊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走下去,那該多可怕?”
“咱好不容易驅除胡虜,恢復了漢家衣冠,可治國終究缺乏了眼界、見識,以至於留下大堆問題。”
“後世兒孫也多不肖,雖享兩百多年江山社稷,可終究還是讓這大好河山淪為腥羶。”
“咱有時候想想這些,真怕如今的一切都是一場夢啊···”
劉寬略微沉默,隨即道:“太上陛下想多了,臣就活生生站在這裡,腳下跨江大橋如此堅實,這一切怎麼會是一場夢呢?”
朱元璋微笑看向劉寬,“是呀,咱想多了。”
這時,忽然有人驚呼道:“起霧了!”
起霧了?劉寬看向江面遠處,果然發現起霧了!
他當即攙扶朱元璋坐下,並拿出手機準備檢視後世訊息——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動作似乎也變得麻利了些,很快坐好。
然而,當劉寬掏出手機,按下屏顯鍵,卻發現早上臨走前開機了的手機螢幕怎麼也亮不起來。
劉寬頓時心猛沉下去,暗想:難不成手機也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