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拿起一支鉛筆,在屏風上畫起圈來,畫完後道:“你們來瞧瞧,可是像咱畫的這般?”
兩人當即也來到屏風前。
只見屏風上分為兩大一小三個圈。
西邊是以愛爾蘭島為主,外加大不列顛島大西北部的一個大圈;中間則是原威爾士親王領(有溢位)加大不列顛島中部西海岸的一個小圈,馬恩島亦被包括在內;剩餘的大不列顛島南部、中部、小東北部,則是另一個大圈。
朱桂道,“按照咱們那位大侄子的安排,二十弟應該是在原英格蘭及蘇格蘭領土為主的東部建藩,二十一弟則在愛爾蘭島及原蘇格蘭西北部建藩。”
“至於你們中間的這塊領土,便是朝廷將要設立的西洋都司轄地。沒錯吧?”
朱模道:“確實如此。”
同時心裡有點不舒服,因為據他所知,原英格蘭王國是英倫三島中最富裕、強大的一個國家,可卻被朱雄英指給了朱松。
偏偏他沒法抗議。
誰讓他如今連建藩的軍功都沒湊夠,屬於提前建藩呢?即便按照順序,也是該朱松先選建藩之地。
好在他也不是特別有雄心壯志的人,藩國偏僻一點也好,這樣他建藩後稍稍穩固統治,便能過上真正土皇帝的生活了。
不再像大明國內那般,有諸多約束,想弄多少侍妾便弄多少侍妾,誰也管不了。
朱桂此時又道,“朝廷又讓咱們晉寧代三藩在大不列顛島南部或東部龍港及泰晤士出海口之外的地方各選一座港口城市。”
“咱們都已經選好了——三哥選了三藩(伯恩茅斯)、我選擇了萊城(布萊頓),十七弟(寧王)選擇了福通(福克斯通),對此二十弟沒意見吧?”
朱松笑道,“這是朝廷給予三位哥哥的權力,這英倫三島也是三位哥哥的人馬打下來的,我怎麼會有意見?”
朱桂道,“其實我們並非一定要選這三座城池,所以二十一弟若有意見,現在可以說。真要等我們將選擇稟報給朝廷,再說可就遲了。”
朱松道,“十三哥,我真沒意見。”
“那便好。”朱桂笑著拍了拍朱松的肩膀,“接下來,咱給你們講講如今那愛爾蘭島的形勢,爭取早一日將那英蘇愛同盟軍滅了,好讓兩位弟弟建藩。”
“這才是正事,十三哥快些講吧···”
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剩餘貴族及軍隊龜縮在愛爾蘭南部,總兵力已不足十萬,且糧草、兵甲等物資奇缺。
不足十萬的兵力聽著是不少,有晉寧代三藩聯軍的兩三倍多。然而這些所謂的“軍隊”中大部分士兵其實都是臨時徵召的農夫,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如今韓王、沈王又各帶了三千精銳的護衛軍到來,接下來的戰事自是沒什麼懸念了。
永樂三年,六月十三,英蘇愛三國同盟軍的最後一支數萬人殘軍,在一個叫凱爾的地方被三藩聯軍擊敗,被明軍當場擊斃近萬人,剩餘的兩萬多人則在投降後成為了俘虜。
至此,從公元五世紀乃至更早時期,由凱爾特人、盎撒人在英倫三島建立的統治,在經歷部落時代、七國時代等時期後,被來自大明的藩國軍隊徹底終結。
英倫三島自此進入了由大明人統治的藩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