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幾輩子都難碰見的奇遇。

若這般錯過,他日後定會後悔。

他回想之前看到的大橋整體情景,忽的心中一動,對藍玉道:“永昌侯,速去橋邊看看下面是否江面?”

藍玉立馬明白了什麼,輕鬆跨過不高的鋼鐵防撞護欄,到了人行道上。

他探頭一看後,笑道:“殿下,這大橋下是江邊,若大橋真的消失,我等也應是掉入江水中。只需讓水師安排舟船在下面,便可保無憂。”

湯和衝藍玉罵道:“無憂個屁!殿下萬金之軀,豈能冒險?若有個三長兩短,你能擔得起責任?!”

藍玉一梗脖子,道:“若我與殿下一起落入江中,便是自己死了,也要將殿下送上岸!”

湯和還要再說什麼,朱標卻阻止了他。

“信國公別急,劉先生也只是說這大橋可能消失,又非必然消失。另外,本宮有些要事必須詢問劉公子,便是冒些危險也值得。”

湯和沒想到朱標會變得這麼固執,只能說不愧是朱元璋的兒子。

見朱標不聽勸,他不禁急道:“殿下,安危為重啊!”

旁邊,劉寬沒想到幾個明朝人忽然就爭執起來了。

他正想著該怎麼勸解呢。

就見沐英向他靠近了一步,抓住了他的胳膊,道:“這黑色怪路是和橋連在一起的,若能回六百年後,必然也是一起回去。如此,閣下何必非要呆在橋上?倒不如隨我等去岸上等待。”

聽見這話,湯和也反應過來。他勸不動朱標,還搞不定這個自稱來自六百年後的小子嗎?之前誤以為這人是天上來客,他才有所忌憚。

可對方既然是個凡人,哪怕是來自六百年後,又有何好怕的?

湯和當即道:“沐英說得對,咱們可以請這位劉公子到岸上去,那裡有這怪路在,也能帶劉公子回六百年後。”

說完,瞧見藍玉還靠在橋邊欄杆上看風景,便沒好氣地喝道:“藍玉!愣著作甚?請劉公子上岸!”

藍玉轉過身來,嘿嘿一笑,幾步就到了劉寬身邊,抓住了劉寬另一支胳膊。

劉寬本來還在想,在公路上跟在橋上是否相同,就被藍玉、沐英控制住了。

他急道:“你們幹什麼?大明人都這麼不懂禮貌的嗎?”

又對朱標道:“太子殿下,快讓他們住手啊!”

朱標此時卻在心中做著種種計較。

作為朱元璋長子,又被朱元璋言傳身教多年,他雖寬厚仁慈、溫潤如玉。

可對大是大非、利弊輕重卻分得清楚。

此時,他固然覺得將劉寬強行帶離橋面很失禮,卻也判斷出這是最有利於大明的選擇。

一則,他不必冒險在這裡與劉寬交流——就算不顧及他的安危,萬一稍後他父皇來了,也要跟劉寬談話,難道也呆在這險地?

二則,倘若將劉寬頻離橋面,便可令其留在大明,他朱標便是失禮一回,又有何妨?

想明白這些,朱標便向劉寬一拱手,道:“劉公子,咱們確實去岸上談更合適些。若劉公子不願配合,我等也只能得罪了。”

劉寬沒想到朱標竟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這顯然和某些小說中講的“寬厚仁慈”有所不同。

與此同時,劉寬也知道,他沒能力反抗。

若是擺出一副完全不肯配合的姿態,怕是待遇會更差。

他於是道:“你們鬆開,我自己走!”

沐英、藍玉看向朱標。

朱標點頭,“放開劉公子。”

待沐英、藍玉鬆手,劉寬便背上揹包,扶起單車,跨了上去。

“走吧。”

劉寬說了句,便很光棍地蹬著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