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奏報是高麗國北方軍隊諜探傳回來的,內容並不多,很是簡要,林堅味掃了幾眼就看完了。
然後就瞪大了眼睛,一時不吭聲。
李仁任見狀便過來拿過奏報,也看起來。
他的養氣功夫倒是比林堅味好得多,雖也瞪起了眼睛,卻在之後道:“納哈出竟在大半個月前,便率領近二十萬眾在金山降了明國!”
這時廉興邦、崔瑩等重臣也紛紛傳看奏報,待所有重臣都看完,才有人想到將奏報交上去給王禑看。
王禑鼻子都氣歪了,卻敢怒不敢言。
看完奏報後,他注意力馬上轉移,面露驚懼之色地道:“納哈出擁兵數十萬竟然都不敢跟明軍決戰,而是直接降了,明軍竟強大至斯?”
李仁任也感到疑惑,只是疑惑點不同,“不知是不是納哈出敗得太快,元廷竟未出兵牽制明軍。實在奇怪。”
王禑雖然年輕,膽子小,卻不傻,驚懼之餘稍稍一想,便問:“納哈出既降了明國,只怕元廷便很難再幫我國牽制明軍。而且,沒了納哈出部,明軍便可從北邊跨江來攻。”
“這般情況,我們就不要因濟州島之事與明國動刀兵了吧?”
李仁任、林堅味都在思考,顯然都一時拿不定主意。
崔瑩卻是堅定的主戰派,大聲說道:“大王,蒙元本就日薄西山,戰力遠不如百年前,否則的話,濟州島的牧胡也不會輕易被我高麗剿滅。”
“明軍能戰勝元軍,我高麗亦能,明軍若跨境來攻,未必是我高麗的對手。我等若因懼怕明軍,輕易放棄濟州,如何對得起先王?”
崔瑩這番話乍聽有些道理。
但自家事自家清楚。
百年前蒙元立國不久,軍威赫赫,能輕易打得他們臣服;如今大明亦是立國不久,亦是軍威赫赫,多半也能揍得他們哭爹喊娘。
況且高麗相較中國本就是國小民寡,漢唐時還曾被中國直接統治過,想要打贏剛成為中國正統的大明,談何容易?最主要的是,為一個濟州島,就跟大明徹底撕破臉,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頗為不值。
想到這裡,李仁任與林堅味交流了下眼神,便衝王禑道:“大王,此事重大,容臣等思慮兩日再來決議。”
林堅味跟著道,“既然局勢有變,濟州之事如何應對確該多想想。”
兩位真正掌控朝廷的權臣都這麼說了,王禑自是不敢提出異議。
況且他也覺得兩人說的有道理。
於是宣佈散會。
當天下午,李仁任便與親家林堅味在開京城內的一處別院見了面。
見面後,林堅味先開口道:“明軍能逼降納哈出,只怕戰力比當初的紅巾軍還要強不少。”
李仁任想起當初十數萬紅巾軍裹挾十數萬高麗農民攻破開京的場景,臉上懼色一閃而過,點頭道:“朱洪武亦是紅巾軍出身,卻能統一中國,比當年攻破開京那些人強是肯定的。”
林堅味道:“那就把濟州讓給明國?”
李仁任想了想,道:“不能就這麼白白讓出去——按那使者所言,朱洪武只是怪罪我國不經其同意便佔了濟州。”
“且不管他本意如何,我們先派使者去大明京城試探、周旋一番,能拖就拖。”
“聽聞那朱洪武也有五十好幾了,自古中國皇帝少有長壽者,當年李世民也不過活了五十歲而已。”
“我們若能拖個幾年,朱洪武也許就死了,屆時明國若有內亂自是最好。”
“即便明國未因皇位傳承內亂,新皇即位也會以穩固皇位、提升威望為主,不會輕易與我國開戰。那樣一來,濟州之事便有更多回旋餘地。”
林堅味聽了這番話,頓覺濟州之事沒那麼棘手